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心得体会 >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12-08 14:25:04 来源:以智范文网

【初心网编辑按】把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保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统一起来,让基层减负见到实效,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用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初心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1
——形式主义令人反感

 

  形式主义作为官场顽疾,一直以来被鞭挞、批判。毛泽东曾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邓小平同志“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当前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将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形式主义为何如此顽固?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广泛调查,深入了解公众对官场形式主义的态度、看法及“反对形式主义”措施的评价、建议等,为读者解析官场形式主义及其背后隐藏的机理。

  “在常见的官场形式主义中,您最反感的是哪一种?”公众最反感的10种形式主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覆盖工作方式、交际原则、规章制度等多个方面。从“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到“华而不实的规章制度”;从“内容空洞的文山会海”,到“领导讲话假大空”;从“走马观花的下访调研”,到“铺张浪费的节庆晚会”;从“为迎接上级的弄虚作假”,到“总结汇报报喜不报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众的反感程度较为平均地分散在官场的各个方面。

  对官场形式主义的反感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对“实效”的利益诉求。反感“领导讲话假、大、空”,实则是希望能够从讲话中听到切实提高绩效、普惠民生的内容;反感“为迎接上级弄虚作假”,实则是希望通过官员视察能够真实了解和解决基层问题;反感“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实则是希望政府能够提供真正代表公共利益的服务。形式主义既拉远了公众了解和监督政府的距离,也迷幻了政府对公众利益诉求之声的视听。寄望于官员从公众的“最反感”中看到“最需要”。

  “谈到官场上的形式主义,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受访者的答案中,“麻木”占比35.3%,居首位。分列第二、第三位的为“厌恶”、“愤怒”,占比分别为33.8%、28.5%。受调查者指出,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官场形式主义充斥在公众视所能及的地方,官场形式主义引发的不满使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这种大环境下,久而久之人们反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面对形形色色的官场形式主义,不少人的厌恶、愤怒心态逐渐演化成“麻木”。这种“麻木”态度,使得形式主义顺理成章地成为官场的通用法则。被问及“您是否认同在官场中不搞形式主义那一套混不下去”时,52.0%的受访者选择“非常认同”、“认同”,数据表明,过半公众对官场形式主义尚缺乏正确认知,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反对形式主义,对公众的上述心态应有充分认识。

  调查过程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反对形式主义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场反形式主义的战争旷日持久,各方对官场形式主义的理解尚缺乏共识。以“顽固”这一词汇形容当前中国的形式主义,可谓恰如其分。对待官场形式主义,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唯物史论者揭破形式主义的工具和武器首先必须是科学的理论。毛泽东曾说过,“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稳扎根基,胸中有墨,才能避免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避免做“芦苇”、不再做“竹笋”,从而使形式主义无可归依,让务实之风清新扑面。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2
——铲除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毒瘤”
 

  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停不下来的“迎检大战”留痕晒表扬……眼下,正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可在一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却让一些基层干部不堪重负。

  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让基层干部从各种疫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需要坚持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深挖细查,驰而不息地把战“疫”中的形式主义坚决铲除。

  抓好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领导干部是抓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少数,在疫情防控制中,领导干部要优化简化工作流程,科学分工,明确职责,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导向,深入到战“疫”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同时,把作风建设要求贯穿于战“疫”工作,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出发,从身边做起,率先垂范,切实把初心写在疫情防控行动上,把使命落在疫情防控岗位上。

  抓好整章建制,提高办事效率。疫情防控“急”且“重”,与疫情抢时间、较高下,必须分秒必争。因此,必须将纠正疫情防控工作形式主义融入与法规制度无缝对接,与党内政治生活紧密结合,整合防控工作实际,尽快建立高效协调的统筹机制,不能将守土有责等同于“信息简报”,不能将会议传达等同于工作落实,不能将数据报送等同于交差了事。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查究问责。当前,要抓住典型案例严厉问责,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搞形式主义、不作为不担当,擅离职守等问题,坚决依纪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并将疫情防控中违纪违规行为晾晒于阳光之下,提振广大群众对抓好作风建设的信心。同时,着力把纠治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作为监督重点,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治、早处置,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党员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法监督保障。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3
——莫把“必要形式”误作形式主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强调着力解决基层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题。

  好政策就怕“歪和尚”。上级政策虽好,怕就怕下面在贯彻执行政策时层层曲解、层层变通、层层折扣,成为了把“好经”念歪的“歪和尚”。更有甚者,常常把“必要形式”挂在嘴上,作为过多督导、过频考核、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作风的“替罪羊”,试图遮掩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有苦难言”。

  诚然,工作中必要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形式是开展某项工作基础组成部分,比如必要的台帐、方案、档案资料等。一来,可以作为某项工作开展的证明;二来,关键是可以随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进行“回头看”,检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优化;另外,就是能够在某项工作结束后开展“复盘”,提炼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工作短板不足,为下一次工作积累成功经验。但是,凡事都必须要“有度”,“过度”了势必会往反的方向发展,正如辩证法讲到的“过犹不及”。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可以说,越往基层走,工作任务越是纷繁复杂,对于中央“为基层减负”这样的好政策,基层拍掌叫好、满心期待的。但是,基层干部最担心的就是上面“雷声隆隆”“信心满满”,然而越往下越是“涛声依旧”“雨过地皮湿”,甚至是“愈演愈烈”。

  基层,作为我国政治体系中的最低一个层级,中央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最终都要靠基层贯彻落实,都得在基层中得到检验。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上级的决策部署,基层都得无条件贯彻执行。如果,上边都自恃“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理念,不考虑基层实际,在贯彻中央精神时搞层层衰减、层层变通,那么,对于如“为基层减负”这样的好政策,基层最终还是只有落得个“望梅止渴”,在满心期待中默默苦熬罢了。

  所以,必要的形式可有,但切不可“过”,千万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更不可把“必要的形式”当作形式主义的“挡箭牌”,进而让新的形式主义变种有了滋生的土壤。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4
——从“嫂子汉骂”到“隔窗喊话” 形式主义顽疾怎么治?

 

  3月5日下午,有关中央指导组在武汉市青山区翠园社区开元公馆小区考察的帖子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中央指导组在小区考察时,有居民从家里的窗户向指导组喊话:“假的,假的!”“形式主义!”据微信公众号“陶然笔记”报道,居民反映的,主要是社区物业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实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网帖中关于现场的内容基本属实。

  这自然让人联想起2月22日的“嫂子汉骂”。中气十足的大嗓门,指向禁足后社区和商场在服务上的种种问题,不合理的套餐、物资供应不上、官僚主义的毛病等等,甚至连武汉大爷也跟着“伴奏”:“我只要草纸,就别捆绑卫生巾了吧”。结果以政府道歉,商场改正划上句号。现在居民“隔窗喊话”其实意思大同小异,都直指社区居民生活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实事求是的说,超市套餐制配送捆绑销售,超市真的想多赚居民一点钱吗?更多的是为了减轻工作负担罢了。物业愿意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吗?更多的是怕上级追究责任了罢了。在被老百姓骂和自己被追责之间,超市和物业自然会先选择自我保护,这也是人性的特点,不必给超市和物业上纲上线。人们真正需要思索的是,一旦“最后一公里”成了压垮社区工作者的“最后一个稻草”,形式主义必然出现。

  政府治理模式的“压力层层传导”,如果不能同时做到实事求是,就容易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乃至“压力层层甩锅”现象,归根到底是作风不实的表现。在基层工作者人手少任务中的情况下,每个部门都要向社区布置任务,每个部门都觉得任务真的不多,但这些任务叠加起来,有些任务或者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成为形式主义的应付。

  比如说,如果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基层工作者可能就没时间填表,而大量的图表是直接给上级看的,他们会怎样选择?给居民干不如给上级看。这也是为什么“嫂子汉骂”又“变异”为“隔窗喊话”。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精准传导压力,不能精准问责,或许用不了多久,“隔窗喊话”又会“变异”出另一种形式。

  在社会有规律运行状态下,“压力层层传导”或许问题不大,被问责的原因也是往往是明晰的,但是在社会不规律运行状态下,基层时刻面对着问题的变化进行应急服务,往往处于按下葫芦起来瓢的状态。如果还是一成不变地按照日常治理的思路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可能就成了把责任人压成“柿饼”。

  中央一再强调工作安排的精准,追责问责的精准,这个“精准”并非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它要求的是调查研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准。静态下的精准,就像用阻击枪定位瞄准目标,而动态下的精准,则要求阻击手在目标移动中不断调整定位,甚至要预判目标定位。

  所以,疫情期的各项工作,更要求谋事先谋实,保障先通障,问责先问计。如果不事先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以部门为主导安排工作,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等到群众提出来再去改正,虽说亡羊补牢,但毕竟已经影响到群众生活,甚至已给老百姓带来相应的损失。即使亡羊补牢,也挽回不了已经造成的损失。所以,孙春兰要求省、市领导深入调查,不回避矛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务实作风,实事求是、切实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学习《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心得体会5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切实为基层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剑指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着力减轻基层负担、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划出了“硬杠杠”,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释放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的鲜明信号。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广大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到干实事、求实效中去,这是民心民意之所向,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纷纷点赞,基层干部直呼“暖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上率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尤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就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针对基层减负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殷希望。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

  作风建设的成效,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突出问题中体现的。形式主义位列“四风”之首,积弊甚深,顽固复杂,已经成为阻碍政令畅通、严重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有的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表面上是在“两个维护”,实际上伤害“两个维护”;有的政绩观错位,只顾自己出彩,不顾基层的人员力量、工作任务、落实条件等客观实际,想一出是一出,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有的责任心缺失,动辄把任务分解下压,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丢给基层,以“层层传导压力”为名行“层层卸责甩锅”之实;有的工作方法简单机械,文山会海空耗精力、督查考核繁杂虚空、痕迹管理流于表面……这些增加基层负担、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给基层带来“无法承受之重”的突出问题,是破除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整治重点,对此,要严格落实《通知》要求的“硬杠杠”,从领导机关做起,以上率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排查、找根源、抓整改,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

  作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其中,激发全党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为重要。基层工作的综合性、复杂度都很高,直接面对矛盾具体、诉求多元、压力重重的“最后一公里”,又限于履职条件和人员力量,工作中有可能出现一些疏漏,乃至过错。倘若不加理解、没有温度,简单粗暴处理问责,则会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怕问责、怕诬告,而不想干事;倘若基层干部出了点过错就“一辈子爬不起来”,哪怕影响期满、表现良好也“永不叙用”,则会严重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想干事的干部心寒。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该撑腰鼓劲就撑腰鼓劲,该澄清正名就澄清正名,该放下包袱就放下包袱,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带头打好这场力戒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强化政治监督,紧盯那些形式主义典型问题,严肃查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同时,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既要严肃、规范,又要精准、慎重。把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保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统一起来,让基层减负见到实效,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用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