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事迹材料 >

脱贫攻坚个人事迹材料(共六篇)

时间:2022-12-16 16:55:06 来源:以智范文网

(篇一)

**,男,生于1966年1月29日,家住**省**市**乡**村八组,中共党员。曾任过社干部、共青团书记、村副主任。**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无间断在基层工作33年,一生对党忠诚,工作积极,任劳任怨。

**村位于**乡东部,全村农户332户,880人。耕地面积1005亩。属乱石滩淹没村,村民耕地少,土地瘠薄,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年被上级评定为省定贫困村。

**年脱贫攻坚以来,**作为支部书记,身先士卒、扎根基层、扎根群众,逐队、逐户按规定纳入方案,找准贫困根源,按照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缺啥补啥。例如:何春均,多年在外务工,父母长期患病无法劳动,何春均有养猪经验,回村后想发展养殖业,可无发展资金、无养殖场地。**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其争取资金,谋划养殖圈舍200平方米,并成立荣盛生猪养殖专合社,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年利润达20万元,以养殖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共同脱贫。

**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做到长效有产业,短期小微园。两年来,全村建立了支部+公司+贫困户的**市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栽植猕猴桃436亩。支部+能人+贫困户的荣盛生猪养殖专合社。目前**村成立四个专业合作社,能全面带动全村69户,257贫困人口脱贫。

**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成了8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室,75平方米的卫生室,60平方米的法律调解室,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新安装泵站1处,解决了高山社9社30户,110人饮水困难的。猕猴桃产业园区新建高水池四口,山坪塘一处。易地搬迁31户,98人正在建设之中。在上级领导的超前思维指导下,**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乱石滩瀑布加五公里漂流项目,彻底在**村全面消除贫困,为未来**村打下共同富裕扎实根基。

(篇二)

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

大家好!我叫**,来自**省**市**。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巴山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对于贫穷,我有非常直观、非常痛切的感受。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并希望能帮助所有穷人都过上好日子。上学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更是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基层。**年,正值全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我就任**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立下了让全县130个贫困村、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军令状。

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关键。但**的贫困村基础条件都很差,本地企业不愿投资。几经碰壁,我便萌生了“引老乡、建家乡、助脱贫”的想法。

**籍退役军人**在福建发展得很好,但对返乡创业、助力脱贫的邀请不感兴趣。于是,我三赴福建,做他的工作。初次见面,他礼貌性地陪我吃饭,却绝口不提返乡投资的事情。我不甘心,又请了他的父亲,一道去劝他。我对他说:“你当过兵,应该有血性,想想还在受穷的乡亲,为何不拉他们一把?”他的父亲也劝他:“儿啊,**是你家,叶落要归根啊!”看得出,他的态度有所松动。第三次见面,我刚一开口,他就说:“张局长,你别说了,我跟你走!”

返乡后,**建了4个种植基地,带动4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他还组织29名退役军人,成立了退役军人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这件事也启发了我们,县委择优选派186名退役军人担任“第一书记”,组建“扶贫铁军”,涌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黄小军、全省优秀第一书记刘锐、廖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已经有两千多名乡友返乡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实现了贫困村产业全覆盖,为贫困群众带去了脱贫的希望,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的进程。

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道难题,**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贫困户不愿搬迁。一次,我问一位住在深山的贫困户为什么不搬。他反问我:“下山后我去哪里养羊?生活怎么办?”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易地搬迁绝不是简单地一搬了之,必须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行啊!

于是,我提出了“产业围绕房子转,房子围绕产业建”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做到了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各方皆大欢喜。产业主很高兴,农民的房子挨着他们的产业园,请工人方便多了。村民们也纷纷点赞。贫困户万清阳以前住的房子地势低洼,经常被洪水淹没。我们动员他搬迁,但由于他的腿有残疾,害怕离土地太远,无法找到其它收入,不愿搬迁。我对他说:“你别担心,我保证你搬迁后,收入比现在只多不少!”经过多次开导,他终于同意搬迁。我们将他安置在大山村柠檬产业基地集中安置点,他在基地干些除草、修枝等力所能及的活,每月光务工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现在他逢人便说:“搬进新家太安逸了,房前屋后都有产业基地,像我这样腿脚不便的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年9月,汪洋同志来**视察,看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时,他高兴地说:“你们做得好,功劳真不小!”

因为扶贫,我还多了三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来自于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妈妈**患有精神病,多年不言不语,全家就靠70多岁的奶奶一人操持。房子是石头垒的,到处是洞,风来漏风,雨来漏雨。我走访时,看得眼圈都有些发红。

这些年来,我经常下乡不在家,爱人多有抱怨。一个周末,我特意带她去看望**一家。一进门,就见三个孩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趴在破烂的桌子上写作业,脚边是几滩雨后的积水。见了我们,孩子们都很懂事地问好。这次探访极大地触动了爱人。她对我说:“孩子太可怜了!我也是个当妈的,见不得孩子受罪,我也要来和你一起帮助他们。”

从此以后,逢年过节,她都会装好红包、买好衣服,给乡下的三个儿女送过去。去年,我帮助**申请了易地搬迁,他们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当我们再去看望时,十多年来不曾开过口的**突然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你们!”让我们瞠目结舌又激动万分。村民们都说,这简直是个奇迹啊!

大家看我现在戴眼镜,其实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戴过眼镜。

作为扶贫人,宣讲好扶贫政策是我的份内职责。为此,我常常挑灯夜战、勤学苦研。去年国庆刚过,我正在办公室准备课件,突然,左眼莫名其妙地流泪,眼珠也隐隐作痛。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周,看东西一片模糊。不得已,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出乎意料!我的右眼视力降到0.4,左眼仅有0.06,被诊断为青光眼。医生告诫我:“青光眼是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变成睁眼瞎!”

那几天,我彻夜难眠,十分纠结。我何尝不害怕变成“睁眼瞎”?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如果去做手术,临阵换将,谁能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影响了今年全县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的实现怎么办?

思来想去,我没有向组织报告病情,决定先用药水养护,待“整县摘帽”后再做手术!可是,药水养护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的视力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什么,我十分清楚,也做好了思想准备。现在,我只要上街就会走一走盲道,就是为了适应一旦失明后的生活。但是我想,只要14万贫困群众能脱贫,就算是失了明,我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让我倍感温暖的是,家人给了我莫大的支持。父亲宽慰我说:“儿子,爸爸不愿你变成‘睁眼瞎’。但你做的是大好事,我相信好人一定有好报!”爱人也对我说:“你心头能装着非亲非故的贫困群众,就一定能装着我和这个家。你放心,将来如果你看不见了,我就是你的眼睛!”

家人的支持,让我平添了一份动力!而给我更多力量的是,身边那些平凡又可敬的扶贫干部。我的同事胡林波,母亲一级残疾,父亲和岳父都身患癌症,一家三个“重病号”,他却没时间尽孝,仍然奔忙在扶贫第一线,从无怨言。年轻女干部黄灵,因工作太忙,相恋多年的男朋友和她分手。那段时间,她晚上以泪洗面,白天照常微笑面对贫困群众。他们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鏖战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付出,是所有扶贫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不胜不休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共整合投入资金79亿元,全县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了0.6%,连续两年获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荣誉称号,我和我的同事们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要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了。组织上对我很关心,省、市、县领导多次催我去做手术,胡春华副总理在10月17日全国表彰会上,要求尽快到北京治疗,国扶办也做出了安排。宣讲结束后,我一定第一时间去治疗。我还盼着有一双永远明亮的眼睛,继续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奔小康!

谢谢大家!

(篇三)

自“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协委员、**六尺巷酒业总经理程学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彰显了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

做实教育帮扶。基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初衷,**年5月,联合**区一中,成立劲牌“阳光班”,对品学兼优、家庭特别贫困、无经济能力完成高中学业的初中毕业生予以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用于保障必要的生活、学习开支,直至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劲牌阳光班”固定名额为50人,每学期按5个月计算,三年合计每人1**元人民币,共计60万元。

做细职工帮扶。充分利用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特点,积极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并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家访,对特殊困难的员工提交专项评审报告并予以帮扶。建立《六尺巷酒业困难员工帮扶管理制度》,做出了“让每个职工都有一个安全卫生的好环境、让每个职工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让每个职工工作生活都有一个好心情;
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下、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看不起病”的“三让三不让”承诺。近年来,对8名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因生活难以维持造成子女失学、辍学的,员工本人因重大疾病、遭遇意外事故的贫困职工进行了帮扶,帮扶金额2万余元。

做强产业帮扶。积极响应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万企帮万村”的活动倡议,认真开展对贫困乡镇的帮扶工作,**年以来,投入资金5万余元对对口联系的马家乡进行产业帮扶,帮助1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白鹅养殖、蔬菜种植等产业致富增收。

(篇四)

**同志作为**区人大代表,自任**镇党委书记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脱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严把政策,找准贫困对象

**年,**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7户,**人,从**年到**年底累计脱贫贫困人口438户1471人,现有未脱贫贫困人口189户530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同志在**年1月刚担任**镇党委书记时,就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委书记的重要职责,明确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推动落实。在贫困户识别和贫困户退出程序上,严格按照《**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按照识别和退出程序,全程公开、透明。贫困户脱贫严格按照收入持续稳定超过标准线、“两不愁、三保障”达到标准的要求实施,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心系脱贫,时刻关爱贫困群众

作为区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除了其自身帮扶的叶淑珍、童寿田2户贫困户,他还经常走访全镇其他贫困户,与他们拉家常、问原因、鼓斗志、明方向。为实现**镇产业扶贫全覆盖,**同志多次同镇、村(居)干部召开会议,结合各村(居)的特色,确定了14个村(居)的主打扶贫产业,如菌菇产业、高标准农田产业等,确保全镇627户贫困户都能得到产业扶贫分红。针对每户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他要求镇帮扶干部扶贫先扶志,量身定制每户的发展措施,盯紧市场引导群众谋发展,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心上。**同志时刻强化宗旨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运用到为贫困群众服务,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的实践中。

攻坚破难,抓好问题促整改

**同志紧紧围绕省、市、区关于**年脱贫攻坚“夏季整改”行动的部署,自主深入学习了《**区脱贫攻坚一本清》全部内容,根据相关会议精神指导编制了《**镇脱贫攻坚“夏季整改”行动指南》(迎检篇、督查篇、基础篇),并召开全镇脱贫攻坚“夏季整改”行动推进暨“一本清”政策培训会议,从“突出四个重点”着手,带领全镇各村(居)、帮扶单位与帮扶干部在认识、行动、目标上一致,上下做到态度明确、热度不减,措施有效、力度不减,确保脱贫整改不离心、不偏向。

**同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贫困户,挂着贫困户,克服工作的种种困难,时刻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五)

****民眼中的“家里人”

“**,我的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办下来了!”“**,我的低保金到账了!”“**,我们家的分红昨天打到卡上了!”……群众口中的“**”,是**县医保办派驻****的扶贫干部李**,每次进村入户走访时都能听到村民们亲热地喊着她的名字,急着把家里的喜事分享给她。李**驻村以来,真干事、干实事,和村民心贴心,也让村民把她当成了“家里人”。

自到****工作以来,李**就成了村里的一名“特殊村民”。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那些日子里,她日历上常常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工作繁忙,生活便不规律,饿了随便“将就点”,工作队的同志劝她休息一会再干,她总是会说“干完了,再休息”。李**与驻村工作队员密切配合,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研,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讲实话,甚至是气话。她和工作队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制定出了属于****和村民的脱贫路子。

****村民**,有一手做碗公式的好手艺,李**鼓励她加工制作碗公式,通过政府政策的帮扶,**去年获劳务奖补5000元、自主创业奖补3000元,领到补助后的**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贫困户李常伟猪喂得好,在李**的帮助下,他建起了猪场,现在养猪40多头,年收入10多万元;
70多岁的贫困户丁文全在李**的帮扶下,“搭载”李常伟的养猪合作社,每年分红1000元;
46岁的村民王振兴,常年患有糖尿病,又做过肿瘤切除手术,现在一家保洁公司做保洁员,李**帮他争取了劳务补助1800元,并且鼓励他树立脱贫信心,让王振兴“愁容”变“笑颜”……

硬化道路400米、产业道路960米,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集体经济养殖场1个,拓宽新舍窠村民小组村内道路6公里,改造低产枣园300亩,新建红枣基地灌溉渠800米,新建蓄水池4座(每座蓄水60立方米),新栽花椒138亩,另外还帮助村民申请小额信贷42万元……近年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村民们知道这全亏了有李**和她所在的扶贫工作队的付出。五保户李虎生说:“**和她的同事们把我们当亲人一样关照,我们也把她当家里人了。”

(篇六)

**,男,汉族,1958年9月生于****,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际洲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副会长。自197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受到省、市(地)、县级各类表彰20余次,先后获得省、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省优秀创业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扶贫解困心中有爱。**参加工作几十年来,辛勤耕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实现了公司跨越式发展,作为企业界的代表,**注重为民代言、帮民解忧,关注弱势群体,努力回馈社会。在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联系选民、反映民意、帮解民忧”活动中,**代表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贫困选民5户,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在了解到选区选民余红樱因患血友病而无力支付女儿求学费用时,**代表主动出资2万4千元资助其女儿大学四年的全部学杂费用。

捐资扶贫牢记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小康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号召社会各届响应扶贫工作,**区成立了“博爱扶贫基金”,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农村孤儿、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六类人员的帮扶,**区启动“博爱扶贫基金”工作后,**代表马上主动联系我区红十字会,在了解博爱扶贫基金的基本情况和扶助方向后,**代表慷慨捐资45万元,用于扶贫工作,**表示:关爱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具体行动,精准扶贫是当前重大工作之一,区委区政府设立“博爱扶贫基金”,是顺应民心,关心民意的重大举措,际洲集团发展壮大过程中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作为企业也要回报社会,更要有担当、有责任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推动这项民心工程健康有序发展。

助学帮困甘于奉献。近些年来,**同志发挥公司市政道路施工的专业优势,为**街道里弄改造先后投入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300余万元,将所有里弄小巷硬化。每年他还从董事长专项资金中调剂一部分用于解决**街道各居委会改善办公条件,并坚持慰问驻地居委会特困户。**个人还长期结对子资助贫困学生,公司常年支持残联工作,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上也是用心尽力。**年以来,他在**中学捐资30万元办起了阳光班,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多年来**坚持慰问驻地居委会特困户,常年支持残联工作,长期结对资助贫困学生。积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公司还利用“爱心基金会”平台,及时为单位困难员工、家属送去关爱。近十年,公司支持社会公益性、赞助性、慈善救助性的资金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