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xx,男,xx年3月生,xx年7月参加工作,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xx法院党组成员、院长助理。xx年12月被选派为北寨乡赵王村第一书记。53岁的他入村九个月来,带着组织的重托,舍小家、顾大家,履职尽责,全身心扑在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驻村群众的广泛赞誉。
赵王村是北寨乡最大的行政村,全村356户,932人,截止xx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141人,其中低保户28户36人,五保户17户17人,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种植业村。面对如此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xx同志团结带领驻村干部群众一道,向脱贫攻坚战役吹响了冲锋号角。入村9个月来,他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组建了一支队伍。“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必须要有“领头雁”,有攻坚的“排头兵”。入村伊始,他紧紧抓住支委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这一关键,把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抓好脱贫攻坚本领,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富带富能力,作为抓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成立了赵王村脱贫攻坚领导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两委班子成员具体分工负责各项攻坚任务。通过对“两委”班子成员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帮助其拓宽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方式方法;
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脱贫攻坚工作融入“三会一课”内容,把“两学一做”放到脱贫攻坚“大课堂”中去深化,不断强化广大党员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意识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按照“政治上靠得住、致富上有能力、群众中信得过”的标准,不断加强赵王村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建强建优脱贫攻坚骨干队伍,共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其中1名返村致富青年“火线入党”,今年“七一”前夕,被正式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为脱贫攻坚战役增添了新动力。
二、开辟了一块阵地。结合正在开展的“拆违治乱提质攻坚行动”,xx同志积极争取将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与“两委”班子一道,多方筹资十五万元绿化、美化、硬化村委办公场所和村民休闲娱乐健身场地,他还从本单位争取资金1万余元,将脱贫措施、帮扶责任以及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制度制成版面、上墙公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成既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指挥部,又是集组织活动、学习交流、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成为群众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重要阵地和精神家园,为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提供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出台了三个方案。入村后,xx同志马不停蹄逐门走访贫困户,摸清底数,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赵王村实际,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出台了《赵王村(xx—2019)三年脱贫规划实施方案》、《赵王村xx创建“绿色村庄”实施方案》、《赵王村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方案》,三个《实施方案》均组建起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有机构、有人员、有人抓的“三有”组织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四、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送政策入户,xx同志收集各类惠农、帮扶政策,印制了《政策汇编》小册子150余份,分发贫困户手中;
二是送温暖到家。今年两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他带领全院45名干警分两批为全村79户贫困户送去2万余元慰问品、慰问金(每户一袋白面,现金100元);
三是送戏曲进村。积极争取县文化局的支持,邀请晋中艺校师生70余人来村慰问演出。阴历七月初,村庙会期间,又请介休晋剧团为村民唱了四天大戏,受到群众欢迎。
五、启动了四项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发展带动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户无支柱富民产业的问题。围绕发展绿色蔬菜特色产业,选择全村地势平整、交通便利、适宜发展拱棚、温室大棚、五代拱棚的地块,大力兴建蔬菜园区三大板块。新建112座136亩设施大棚,其中:温室大棚55座70亩,拱棚43座44亩,五代拱棚14座22亩,确保贫困户户均1-2亩大棚;
种植以大豆、谷子、红薯、山药等为主的纯绿色小杂粮,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今年已发展大豆、谷子、红薯、山药等小杂粮400亩;
整合土地资源,选择适宜发展药材的地块,集中连片开发药材示范基地300亩;
依托“xx笨鸡蛋”品牌效应,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育成鸡养殖,目前全村已达到5000只以上规模,户均饲养育成鸡34只。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重点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积极协调水利、电业、交通等部门争取资金170余万元,完善三大蔬菜园区的水、电、路配套,大力改善种植大棚贫困户生产条件。铺设通往蔬菜园区的水管道4800米,安装80千瓦变压器一台,1500米的园区道路硬化正在实施中。三是实施能人引领示范工程。重点解决特困户、残疾人、五保户等就业难问题。由本村返乡致富带头青年刘凯、张晓梅个人投资兴建的大丰源农牧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00余亩,预计投资1200余万元,秉持将传统养殖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态、无污染、可持续循环发展思路,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全力打造集种植、养殖、特色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大丰源农牧业有限公司的建成,可安排赵王村贫困户110人、残疾人、五保户30人,共计140人的就业岗位,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1名劳动力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四是实施拆违治乱提质工程(利民惠民暖心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户思想涣散、情绪消极、生活信心低落的问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近几年来,由于村民环境意识淡薄,加之村委整治不力,不少农户私搭乱建、违法建筑层出不穷,粪堆、柴草堆、垃圾堆随意堆放,脏、乱、差现象已成为全村的一大顽疾。xx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和村“两委”班子多次研究决定,借“拆违治乱提质攻坚行动”之东风,将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富裕生态宜居”新赵王的有力抓手,迅速部署,统筹谋划,铁拳出击,短短两周时间,取得了“攻坚行动”首战告捷。截止目前,出动挖掘机1辆、铲车2辆,拆除违建6处,750平米,治理私搭乱建、卫生乱象20处,2000余平米,出动清运车3辆,集中清运陈年生活建筑垃圾5000立方米、河道清淤42000平米。在拆违治乱的同时,他注重把“提质”贯穿始终,带领班子成员着手在增绿、增亮和增美上下功夫,在打造美丽新赵王上做文章。截至目前,立面粉刷主要街巷墙面5000余平米,绘制文化墙图画500余平米,裸地硬化三处200平米,沿河两岸两条主干道、公共场所已全部绿化3000平米,草坪围栏300米,建高标准垃圾池五个,村口建牌楼一座。环境整治行动与美丽村庄创建的相互融合发展,必将全面提升赵王村环境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全力打造赵王新名片,树立赵王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生态宜居新形象。
【篇二】
“他来到我们村以后,我们的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漂亮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说起这位驻村第一书记,**县珠藏镇**村的村民个个点赞。
**村,是**县北部边陲的一个小山村,属非贫困村。全村37个村民组,1466户632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482人。至xx年初,还有11个村民组的通组路为泥石路未进行硬化,部分农户的饮水、破旧不堪的不安全房屋仍然存在等问题亟待解决。xx年8月底,按全县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要求,**县委党史研究室方志科科长xx,被选派为**村驻村第一书记。对于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的他,只能领命出征,与同时下派**村的本单位3名干部和其他单位的2名干部一起背着背包进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政策宣讲
提高群众内生动力
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政策宣传是首要任务。到村后,xx通过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群众会等形式,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内容及政策背景,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向群众作产业发展动员,宣讲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进入与退出程序,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了让群众认识驻村第一书记和了解驻村工作队,他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流动讲习所”平台,田间地头、村民小组群众会、院坝会议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国家政策。仅xx年就召开了大小群众会、院坝会50余场次。
深入走访
找准破解难题切入点
“家里有几口人”、“惠农补贴是否到位”、“年收入多少”。xx与群众打交道实打实,从不走过场。除开好每一场会议外,还兼顾下去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同步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存在问题。经走访了解,除省道沿线部分村民外,贫困户较为集中的地方均在交通较为落后的村民组,主要原因是部分村民组处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通组道路极差,组道很不完善,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走出“深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组组通公路就成了这些群众的强烈愿望。他得知在他驻村之前村上报的小院子组至芭蕉沟通组路因在地图上看与另一条通组路并行未被纳入建设规划,但实际上已被批准实施的另一条道路并不能解决该2个组的通组道路问题,2条道路相距实际距离较远。他及时与镇包村领导及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察看,道路现状为人走普通泥石毛路,车辆无法通行,涉及该村小院子、羊鹿村芭蕉沟2个村民组共114户469人。走访时了解到该条道路沿线群众反映强烈,并提出愿意自行解决占地等方面问题,强烈希望该条道路能纳入全县通组道路实施项目进行修建,方便群众出行和促进当地发展。经与镇包村领导商议统一意见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沟通,该条道路被纳入了该批通组路实施项目,全村落实通组路8条,共15.87公里,全村基本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
入户排查山村旧貌换新颜
从xx年9月1日起,按照县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先后分三批从县直部门下派了23人、镇直各部门9人到村帮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属第一批下沉干部。为了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他除做好自己工作组负责的6个村民小组的入户排查工作外,还兼顾其全村的脱贫攻坚指导工作和走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最终与全体工作队队员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对全村农户进行了逐户排查,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共排查出1466户6320人。重点围绕通组公路、饮水安全、住房保障、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医疗等进行帮扶,并取得一定成效。为群众修建饮水水池8个,解决饮水水管68000余米、水表90块,全村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在入户排查过程中,为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施工进度,确保全村按时保质完成任务,xx同珠藏镇**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始终做到政策宣讲到位、排查判定和佐证资料收集到位、判定对象公示到位、政策解释到位、问题排查和问题解决到位、对实施对象中的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帮助到位、施工进度督促到位,确保了全村脱贫攻坚“三改”工程快步跟进。目前,在人居环境上,他与工作队全体队员共排查出需危房改造365户(新建房17户)、改厕259户、改厨64户、改圈9户,农户的院坝硬化问题也逐步得到完善和解决。
如今,以前破旧不堪的危旧房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带有红色仿砖线条与白色墙体相间的新建房屋,还有白色线条垛脊铁红色油漆漆板壁的红白相间木房和维修改造好的红白相间砖瓦房,它们共同镶嵌在山村之间,与一条条硬化好的像飘带一样缠绕在大山与村落之间的通组道路一起组成了山村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村群众居住安全和饮水安全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产业发展得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真心希望**书记能一直在我们村里,带领我们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村村民如是说。
“既然组织派我们下来驻村,这是组织的信任,如果不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干点事,那就是虚度光阴,也无法向我们的群众交代。”面对群众的赞赏,xx说到。
【篇三】
xx,男,中国共产党党员,xx年生人,本科学历。xx年12月,受组织选派到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团结队伍,入农户下田地,抓党建促扶贫,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为民爱民、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情怀,开拓了富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和经济社会全面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研究分析
了解村情民意
摸准实情,了解居民的所思所盼,才能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xx书记驻村伊始的第一堂课,便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富民社区278户基本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就业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
每隔一段时间,xx书记就翻阅记载本子上的资料信息,看一看哪家的基本信息有所更新,哪些人的困难需求还未解决,然后明确目标,紧抓落实。常常在清晨傍晚出现在居民集聚的街口巷内,与群众唠家常,倾听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一手资料。为了拉近和百姓间得距离,xx书记将社区一处闲置房屋改造成驻村工作地,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会亲自下厨给驻村工作队的队友和几个贫困户们炒菜做饭。短短一个月时间,社区内没有一个居民不认识新来的这位时刻关心牵挂着百姓的第一书记,他的敬业与热情让居民们都为他竖起来大拇指。
二、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xx书记联系各帮扶单位、专项推进组、社区"两委成员"、扶贫专干共同制定了富民社区精准扶贫工作年度计划,明确了社区、驻村工作队、专项推进组、帮扶单位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扶贫工作机制政策"联抓"、成效"联管"、进度"联推"的共建共管工作格局;
制定精准扶贫入户推进机制,定期协调帮扶单位每月入户走访2次,每月召开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推进会1次,以保证帮扶工作的实时动态开展;
科学分析辖区内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生活主要收入来源、政策享受情况及帮扶成效等,制定《富民社区xx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方案》,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部署各帮扶单位、推进组、驻村工作队、社区各个层面的帮扶职能职责,征求各方帮扶意见,弹性、动态修改帮扶计划,使帮扶措施落地生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党员争做"常青树",通过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采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营造了共同发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政治环境。
三、融合发展,多项政策叠加
富民社区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结构中,低保户11户24人,低保边缘户3户8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2户,因学致贫2户。xx书记根据贫困户人员结构类别选择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采用多种帮扶政策融合救助为基础,激发贫困户奋斗脱贫决心为支撑,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推进组开展精准施策帮扶工程。
就业方面,xx书记协调区就业局、各帮扶单位、推进组及各社区企业单位,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介绍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就业岗位,其中,提供社区公益岗位5人,每月880元。推荐就业4人,为其增收约2135元;
推荐根据个人就业意愿提供社区农机具协管员1人,每月500元。医疗方面,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大病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
协调乌达区中心医院为建档立卡户进行全身健康体检;
有得贫困户们身体不好,行动不便,xx书记忙先忙后地带着贫困户们去看病抓药。住房安全方面,xx书记协调住建局、土储、房管等部门,帮助3人修缮房屋,4人住进廉租用房,3人住进公租房,10人进行了房屋置换。xx书记亲自带着贫困户去看房,摇号,交房款,贫困户们住进了崭新的楼房,xx书记也跟着乐开了花。教育扶持方面,积极为辖区学生争取泛海助学行动、雨露计划、市长助学金等教育补贴,不仅为学生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xx书记还时刻关心在读贫困户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常常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光荣使命的有用人才。金融扶持方面,为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进一步改善帮扶方式和手段,根据贫困户个人种植养殖意愿及规划,xx书记多次与乌达区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商议研讨贫困户贷款事宜,现已为3户贫困户申请到了贴息贷款,2户贫困户利用金融贷款扩大了种植规模,小麦成熟的时候,xx书记还帮着贫困户一起收割晾晒;
1户贫困户利用金融贷款给女儿开起了小店,(www.fwsir.com)xx书记还时不时去支持着他们的生意,"四两拨千斤"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四、强基固本,落实产业帮扶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为了帮助贫困户找到符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xx书记多次入户了解贫困户的需求与困难,倾听贫困户自己对摆脱贫困的想法及思路,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原则,采用"党支部+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贫困户搭建想干事、能干事,想脱贫、脱真贫的发展平台。针对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托养"项目,采用"三点法"进行帮扶,即政府资金补贴一点、帮扶单位出资一点、贫困户自己出力一点来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
xx书记根据贫困户个人发展意愿,设计到户项目帮扶计划,通过院内养猪、种植果树、饲养家禽等到户项目,帮住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助其增收脱困;
正值玉米丰收之际,xx书记亲自统计成熟玉米数量,积极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手段为贫困户种植的玉米进行宣传,携手社区包联共建单位在职党员、贫困户帮扶单位开展农产品采摘节活动,解决了社区农产品卖难问题,打造了富民社区观光农业,提高了富民社区农产品知名度。
五、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志智双扶是检验成效的路检站,暖情共济是扶贫助困的充电港,为了使精准扶贫措施发挥实效,志智双扶工作落到实处,xx书记刻苦钻研,见到好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就想着自己社区的居民。开设"爱心超市",采用"普惠+特惠"运营管理办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除日常积分外,采用一月一打分方式进行核定评分,兑换商品。44名居民共获得积分540分,其中11名贫困户共获得150分,通过积分累计兑换,激发了居民对爱心超市的支持力度和对社区事物的参与频度;
为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方式方法,xx书记特成立了一支集党员、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居民代表、贫困户为一体的先进学习交流队伍,为贫困户学习先进的生产、生活经验,增强党性教育修养,知会祖国发展进程提供了交流平台。xx书记亲自带领着贫困户观看了记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去红色记忆文化博物馆学习党的发展历程,开展七一党建活动等,不仅让贫困户感受到祖国发展的进程,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热忱,更给创造幸福路上的贫困户们无限的动力,激发了贫困户不懒惰、不掉队、不服输的脱贫动力和决心。
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xx书记从不止步,更不自满,正如他常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无悔书写忠诚,热血铸就党魂,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时……
【篇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脱贫攻坚,这是粮食和商务局人的扶贫口号。粮食和商务局党委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xx年7月选派局中层干部吕中美同志下派到所包保的贫困村——伊丹镇六家村任第一书记。
一、局党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自第一书记下派以来,局党委大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于xx年初为六家村集体投资3万元,夯实村集体经济,增强村基础设施建设,xx年11月份,为有养殖能力的5户贫困户各提供一头价值一千元左右的育肥猪,用于增加贫困户收入,提升自主脱贫内生动力,xx年5月,在多次走访中,发现有一些贫困户,因病、因残疾,每年储粮的时节,搭建存储玉米的蒌子十分困难,都得求亲拜友,费时、费力。在出售玉米的时候,还得拆卸,年年如此,苦不堪言,而且存储玉米的质量还不高,卖不上好的价钱。得之这一难题,粮食和商务局党委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书记研究,为5户贫困户提供科学储粮仓一套,每套价值4000元,总计2万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劳永逸。xx年8月为有养殖能力的14户贫困户每户提供鸡雏20只、饲料一袋,帮助补贴家用。
二、发动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脱贫攻坚队伍,助力脱贫攻坚
xx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百日行动”的开展。动员社会的力量一起加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建立了粮食和商务局扶贫工作微信群。同时,每个包保负责人都带动一名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加入,爱心人士自愿奉献一份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并于8月25日局领导王树宝带领班子成员,约请爱心人士寿山福海粮贸公司的白永贵先生,共同走访慰问了伊丹镇六家村贫困户李立强家,通过入户实地走访,了解到贫困户李立强家无房,(现住亲戚家的房屋也属于危房,由于他自己无房,不能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妻子精神疾病,女儿上高中,他本人腰间盘突出不能重体力劳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爱心人士白永贵当场提出为孩子提供助学金每月400元,直至高中毕业,粮食和商务局党委领导,立即招开现场会议,决定为他家援建一个能够保证基本生活的安全住房,价值约5万元左右,协调企业出资并委托第一书记与他签好用房协议。现在该援建房已经开工,粮食和商务局党委领导多次来村为他协调场地平整、柴草垛安置、门前排水沟下管道等问题,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三、依靠单位自身特点,成立电商扶贫平台、贫困户粮仓
县粮食和商务局开辟的电商扶贫项目平台,推出第一书记代言活动,我局第一书记吕中美代言的伊通河大米,每月销量200吨左右,全是线上天猫商城销售,并代表四平地区第一个登上新时代e支部,将党建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将所包保村贫困户的信息全部录入电商扶贫项目平台,任意买家在该平台购买任意产品,将有一部分利润存入企业用于帮扶贫困户。成立贫困户粮仓,帮助贫困户解决卖粮问题,粮食按市场价收购后,适时烘干抛售,所得效润按比例返还给贫困户。
四、第一书记发挥自身能力,多方协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吕中美多次与市、县包保单位讨论研究贫困户帮扶措施,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身体情况、自身诉求等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帮扶方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养殖、外出务工等,让因学致贫的家庭得到助学金,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到政府的各种政策补贴。截止目前,协调市人防办资金5万元,用于夯实村集体经济;
自主引进项目,协调包保单位四平人防办为村集体引免耕机一台,价值5万元,承包给一农场主,所得利益全部为贫困户分红,并且贫困户需要使用免耕机种地的,只收成本费用;
自主引进待建设项目,协调包保单位四平人防办,为村集体引进小型加工洒厂,项目投资十万元,预计xx年底竣工,项目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并且贫困户中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优先录取。协调县工商联为贫困户岳长启的儿子提供助学金2000元,协调伊丹镇卫生院王健为他儿子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县慈善总会为他儿子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省红十字总会,为贫困户许凤林的女儿协调助学金3000元,协调县慈善总会为他女儿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爱心团队为贫困户李立强、张志臣家分别提供助学金500元及生活用品,协调县慈善总会为李立强家协调助学金500元,张志臣家1000元助学金。并带领社会爱心团队多次走访贫困户、边缘户,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须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关怀。
xx年是脱贫攻坚的作风年、决胜年,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后记:助力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显身手,好范文小编为些手工点赞。
【篇五】
xx,男,xx年1月生,2011年至今在余江区农业局工作,现任区农业局财统股股长。xx年下派至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新危村任第一书记兼队长。
一、强化意识,围绕大局
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六次会全和区委有关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
二、身先士卒,深入群众
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主动作为,组建起驻村帮扶工作队,与贫困户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深入了解贫困户需求,征求意见,帮助扶贫驻村工作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及时宣传解读扶贫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在基层党委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新的沟通桥梁。及时改善生产设施,优化脱贫环境。7个新农村建设点,全村全部完成新农村建设,帮扶做好村级最重要的主干道青新公路的扩宽建设。
三、落实政策,脱贫解困
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健康扶贫方面xx年享受政府代缴新农合141人,政府代缴商业补充保险141人,慢性病签约22户。教育扶贫方面学年教育37人,雨露计划3人。产业扶贫方面直接参与合作社15户,入股光伏专业合作社21户,小额信贷21户,农业产业直补19户。就业扶贫方面落实扶贫就业专岗7个,扶贫就业车间3个。社会保障扶贫方面享受低保27户,58人,享受五保8人,享受残补33人。安居扶贫方面危房改造交钥匙工程1户,重建2户,维修1户。生态扶贫方面护林员2户,退耕还林3户。
四、紧扣农业,培植产业
通过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邀请区农业局技术专家,紧紧围绕粮食生产不放松,扩大二晚种植面积,一季稻面积全部改种双季稻;
调优种子和各种集成新技术推广,全村4098.4亩水稻全部改种优质稻,运用直播抛秧、配肥到田,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精准农业、机收等农业新技术。通过测产,早稻平均单产较去年提高40公斤,实现粮食生产大跨越;
谋划扩种弥猴桃、菊花等,新引进柚子、葡萄、木薯、夏天无中药材等品种种植计划300余亩,新增稻田综合养殖400余亩,引导农民掌握特种种、养技术本领,进一步拓宽百姓增产增收途径。
五、壮大集体,振兴乡村
努力脱掉村集体经济的空壳,争取区农业局项目,帮助新危村大力发展竹荪食用菌产业40余亩,投资25万元,带动10户贫困户,使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创建水稻、弥猴桃、菊花、竹荪等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确权、农村电商、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口,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实行人人有活干,个个是股东,家家有钱赚的合作社经营模式。
六、抗洪救灾,为民安全
7月6日,新危村受降雨、东乡王桥村倒坝,新危村境内被洪水突袭,导致河水猛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组织群众转移和解救被困人员,深夜趟水深水中救人,得到群众致认可。在这次抗洪中,为了组织营救被困群众,自己受伤了,自己的车子被水浸了,修理发费了7八千元钱。灾后积极争取区农业局支持,拨付农业补种救灾物资,二晚优质稻1680斤,约5万元,并积极联系区农技专家来我村指导灾后恢复农业生产。
2013年度获得江西省农业厅表彰的“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xx年度获得江西省农业厅表彰的“全省粮油生产先进个人”,xx年承担的“紫云英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鹰潭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xx年获得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xx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xx年获得江西省农业厅表彰xx年“全省农业工作先进个人”,xx年获得江西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
【篇六】
“曾书记又瘦了、黑了,曾书记为了我们塘尾真是吃了苦。”每次见到第一书记xx村民们都会心疼地对他这样说。xx,井冈山大学一名普通的教师,xx年5月,受组织选派到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塘尾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的责任和使命,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满腔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塘尾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为民爱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情怀。
两个月的第一书记,成了扶贫工作的“活字典”。xx年5月,xx到村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沉下身子,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与群众聊家常,了解群众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不但多次走访了26户贫困户、35名党员、退休老支部书记、支部委员、9个村小组长,而且通过发放第一书记信息卡的方式走遍了全村300多户非贫困户。经过走访,他对每个贫困户的经济生活状况、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村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非贫困户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为了更好地推进塘尾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他还认真研读学习中央、省、市、区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入户宣讲扶贫政策。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以及不断地努力学习,他很快就与帮扶工作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制定出了井冈山大学帮扶塘尾村工作方案,并获得学校党委常委会议通过,为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学校到村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xx对扶贫工作就轻车熟路,干部群众都说xx是塘尾村扶贫工作的活字典。
履行本职抓住关键,成了党建工作的“领头人”。“一列火车一个头,群众跟着组织走”,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作为第一书记,抓党建促扶贫是本职工作,也是关键工作。为了建强塘尾村基层组织,xx积极指导村“两委”班子按照“六有五服务”要求抓好自身建设。为严肃党内生活制度,切实解决党性意识淡薄、组织观念弱化等问题,定期召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党员活动日
,党员活动日有主题、有内容、有要求;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为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并认真执行,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办法
;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制定村学习方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强化党员日常教育,做到有会议记录、有学习笔记;
为强化和壮大党的基层组织,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实现党员“先走”带“后走”,带动群众“一起走”。一年来,在xx的带领下,塘尾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奠定了扶贫攻坚的良好基础。
扶贫扶到实处,成了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扶贫就要扶到实处,履职以来,xx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依托学校的人才、科技等优势,真心实意做好了多项帮扶工作。塘尾村共有26户贫困户,已全部覆盖产业帮扶,其中8户加入绿滋源光伏扶贫项目、18户加入源中园红芽芋合作社。学校投入5万元建立塘尾村香菇种植实验基地,前期有12户贫困户加入,为了减少贫困户负担,让贫困户最大限度地受益,在香菇出产时,xx第一时间联系学校食堂、附近餐馆,对贫困户手中的香菇进行收购,还利用qq群、微信群发布香菇销售信息,极大地解决了香菇销路问题。为消除塘尾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现状,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学校投入20万元帮助塘尾村建立100KW的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后村集体每年有7-8万元的固定收益。xx年,塘尾村整合项目资金178万元,建设了四个新农村点、安全饮水项目两个、一事一议项目一个、环境整治项目一个、整村推进项目两个,为把塘尾打造成干净、漂亮、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了扎实基础。
办实事解难题,成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xx到村任职后不久,自己设计了第一书记信息卡发放到村民手中,里面有他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自从有了这张信息卡,xx经常会接到村民来电找他帮忙解决实际问题。贫困户朱金明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特殊性紫癜疾病,经常要住院并服用药物,为了减少他的负担,xx主动帮他在社会扶贫网上发布需求筹集资金,并在春节前送上了300元慰问金。村里办公条件简陋,xx主动提出将一万元的办公经费用于购置电脑等办公用品,现在村里一般的办公再不需要花钱到街上去办了。xx到村任职后,主动承担了两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贫困户郭足俚在世时年老体弱、家庭困难,xx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贫困户刘海军单亲、女儿读初中,xx帮助落实相关扶贫政策。村民之间有了矛盾纠纷也愿意找第一书记调解......“曾书记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村民们都这样评价xx。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xx,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塘尾村第一书记,扎根乡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塘尾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篇七】
)“只要我在村儿里一天,我就要履好职、尽好责,为村民多做一些实事……”xx年3月,xx被选任为邓桥村第一书记。入村工作以来,他坚持带着真情去扶贫,脚踏实地做实事,积极团结村“两委”班子,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支撑,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发展村集体产业,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xx年3月26日,在向桥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xx来到邓桥村村委会。从事法官职业31年来,他曾试过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上山下乡详察案情。可那时的他兴许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这深山里的“匆匆过客”变成“乡间主人”。他的内心有种抑制不住的激动,高居庙堂久了,贴些地气总是好的。毕竟有青山绿水为伴的村居生活也是惬意的,这样离群众也能更近一点。
做甘之如饴的党员干部
在驻村扶贫的这段时间里,他坚持吃住在村,组织村干部一起深入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听取支委干部、党员意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同时,全面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积极推进村务、党务、财务公开,促使村里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十多平米的房间,一张硬板床,一张木桌,一台小电扇几乎就占据了全部。房间虽然不大,但也觉得宽敞;
屋内陈设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整洁。他总告诫自己,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员就是要多吃苦、多奉献、多付出,这样群众才愿意把你当作“自己人”。
做精准扶贫的实干家
邓桥村去年是整体脱贫村,全村共有贫困户62户。为了改变村里的现状,xx同村委班子成员一起实地进行上门走访调查,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人员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按照具体情况将贫困户分为a、b、c、d四类,并进行不同的资金帮扶分配。同时,积极落实60岁以上老人体检和治病及儿童上学入校的学费补贴问题,做好贫困户的小额贷款以及青年就业培训等帮扶工作。并针对已经脱贫的十二户的政策补贴情况一一进行核实,切实做到台账清晰、数据准确。
做美丽乡村的筑梦者
“以前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总是弄得一脚泥,现在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出门也方便多了……”看到村里发生的改变,村民们欣喜不已。
驻村工作一年多以来,xx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不遗余力地争取各方支持。蕲春法院进驻邓桥村后,共为该村拨付扶贫款近20余万元,帮助新建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12个扶贫户住上了“新家”。同时,还新建一个每年可出栏2000头生猪的养猪场,进一步夯实了村集体的经济基础。xx年下半年,邓桥村坚持在村容村貌整治上下实功,打造了文化广场,完善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扶贫工程,让邓桥村迎来了“破茧成蝶”的蜕变,xx年,蕲春法院被表彰为“驻村帮扶先进单位”,xx同志被表彰为“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xx年5月初,在完成向桥乡邓桥村的整体推进,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后,xx又被选派到刘河镇黄金寨村任第一书记。该村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属于“六无”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无公厕、无自来水、无网络、无有线电视,无硬化公路。面对新的压力与挑战,xx更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必将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