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水建办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构建稳定和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为主线,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以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创新移民工作管理机制为动力,以开展党风政风工作和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抓手,加强保密制度落实,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做好移民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指标、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积极配合项目业主、设计单位开展《云南省文山州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送审稿)的编制上报工作,目前送审稿以审核在修改中;
完成《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文山州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的申报、张贴工作;
编制完成《文山州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xxx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相关单位,目前以经正式启动丘北库区实物调查工作,目前可研阶段移民实物调查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开展可研阶段移民安置意愿调查及指标分解工作。
(2)编制完成《xxx位单水库工程初设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及指标分解工作实施方案》(初稿),目前已完成导流输水隧洞进出口施工范围内征占用实物调查及指标分解工作。
(3)积极开展清平水库扩建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州级验收相关准备工作,已完成安置方案变更相关群众意愿调查工作,正在整编资料准备上报移民安置设计变更申请。根据《文山州财政局文山州水务建设服务办公室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的通知》(文财建〔2020〕75号)文件要求,xxx清平水库移民后扶人口486人,其中直补人口170人,生产安置人口316人。目前清平水库2020年后期扶持基金已全部兑现。
(1)直补资金兑现情况。截止2018年第4季度,全县除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共结余直补资金37.635万元,其余直补资金1929.615万元已全部打入“一折通”发放。搬迁安置直补指标核减结余资金已使用了20.145万元,分别以丘移请〔2014〕4号和丘移请〔2016〕2号向县人民政府请示用于实施项目。目前,直补资金账面还结余19.71万元,其中,2016-2017两年度后期扶持直补结余资金15.36万元已以丘移请〔2017〕14号报县人民政府待批用于项目建设。
(2)后扶项目实施情况。规划资金到位后,“十一五”期间的文财企〔2010〕150号下达的应急补助结余资金100万元,县人民政府安排县交通局实施。“十二五”期间的文企财〔2013〕9号下达的库区基金50万元属于州人民政府特批官寨乡建校资金,由县教育局实施。其余项目除茶花一村移民新村项目、舍得乡礓礤片区商品牛养殖项目正在完善变更手续外,其余项目均由县移民开发局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建设。
截至目前,xxx共组织实施了42个后期扶持常规项目,总投资1744万元。其中:道路项目24个(其中,道路硬化项目22个,生产道路项目2个)、人蓄饮水项目7个、文化教育项目3个、移民培训项目1个、基本口粮田配套设施项目4个、果树种植项目1个、应急补助项目1个、旱灾补助项目1个。投资160万元的曰者镇水塘和己羊上村2个道路硬化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前期工作,预计5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7.4%,占规划投资的74.87%;
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4.312万元,占总投资的0.03%,占规划投资的58.33%;
独立费完成投资303.0085万元,占总投资的0.05%,占规划投资的76.19%。培训费完成投资5.3278万元,占规划投资的9.95%。①建(购)住房情况。2016年8月启动建(购)住房以来,大部份移民群众已经完成了建(购)住房的各项工作,少部份群众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截止2月14日,有16户未启动建(购)住房工作,其中:中心村安置8户、进县城安置12户。已完成建(购)住房共计357户,其中:中心安置户入住306户、占中心村安置户的97.45%,已全部入住,入住率达100%;
进县城安置户51户,占进县城安置户的80.95%,入住21户,入住率达41.18%。②基础实施情况。自2018年2月24日完成招投标工作以来,同年4月16日进场开工建设。截止目前,石坝、茶花、老窑房、农校4个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部份已经全部完成。③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1月份在曰者片区(石坝、茶花、老窑房)3个中心村种植了早熟红蜜桃800亩,投资194.312万元。已产生经济效益,2017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今年最高亩产值已经达到6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形势会更好。④技能培训情况。2016年8月份至今,共组织了移民种植技术(技能)培训20余期,培训人数达10000余人次。为安置区移民群众提供种植技术等各项技能服务平台,增强了移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3)设计变更工作情况。由于群众购房自筹能力薄弱和中心基础设施部分调整等因素,在设计方面会有多处进行变更。经多次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设计变更为:一是安置方式涉及变更,部分群众由原来的进县城安置变更为中心村安置的共12户;
二是部分中心村基础设施在设计时没能结合实际进行设计,2018年4月份动工以来,每个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部分都有调整后才能设施。于今年5月、8月份,设计单位工作分别两次到达现场施工进行指导和调整,设计变更图纸预计在项目验收前完成。
截止目前,共化解水库“两区”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通过努力,全县水库“两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基本得到有效化解,重大问题基本得到稳控。
(二)主要做法措施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实物调查工作进度较慢。
2、由于机构改革等因素,从事移民工作人员太少,加之移民工作量成倍增加,移民各项工作推进滞后。结构改革后,xxx搬迁安置办公室核定编制5人。其中,两个副主任被县委安排到乡镇挂职副乡(镇)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到位人数仅为3人。
3、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进度缓慢,大部分特困群众在无外援资金(金融部门借贷、部门整合、社会捐赠等)投入的情况下,仅靠移民专项补助资金很难按时竣工搬迁入住。按照规划户型,中心村安置每户建盖房屋在20万—30万元之间才能搬迁入住,县城安置毛坯房单价从2016年的2800元/㎡上涨到现在的4500元/㎡以上。特别是补助人口在3人(含3人)以下就占了近一半任务数,项目补助资金较总投资杯水车薪。
4、部分群众建房补助款兑现工作推进缓慢。由于负责工作人员太少,没有能力核对进县城安置购房的一些凭证,购房补助兑现进度缓慢;
从2014年2月份申报至2016年8月1日期间,出现109人出嫁、转干或死亡共计436万元不能开展兑现工作。
5、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加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等,配套资金171.46万元未到位,难以统筹安排相关项目建设。
6、部分资金已被政府当作结存资金进行收回。2018年共收回5582469.14元(含出嫁、转干或死亡不能兑现资金和部分产业发展资金)。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到2021年全面完成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启动下一步工程建设工作;
全面落实推进2021年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工作。加快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移民后期扶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
为引领和带动丘北移民发展后扶产业,研发、引进、示范、应用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装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实践基地。在充分征求和听取库区移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后,xxx搬迁安置办公室计划向上级部门争取产业后扶资金28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猪养殖和芒果种植企业,在红旗水库库区和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移民群众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在云鹏电站库区进行芒果种植产业发展,以带动库区移民发展,提高移民的综合收入。
(二)重点工作安排
全面推进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启动下一步工程建设工作;
全面落实推进2021年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工作,为引领和带动丘北移民发展后扶产业,研发、引进、示范、应用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装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实践基地;
落实2021年移民后扶人口动态管理核减工作。
(三)工作抓手
1、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健全统筹推进移民搬迁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搬迁办的基础上,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移民搬迁工作联合工作组,由县搬迁办具体牵头,对安置点选址、基础设施配套、设计、规划等统一组织论证,统一调度各方资源和力量,系统组织移民搬迁各项工作。各乡镇是移民搬迁工作的实施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力抓好本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安排部署,对照既定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倒排工期,统筹推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完成。
2、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整理制作移民搬迁政策明白卡,要尽快分发到群众手中。深入研究、吃透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善于发现问题,带头破解难题。要加强乡镇村干部政策培训,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故土难离、故园难舍的旧有观念,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群众搬迁。要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搬迁新政策,宣传移民搬迁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移民搬迁工作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移民搬迁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深入推进移民后扶工作。
做到有访必答,有疑必释,建立和完善信访络和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争取小额信贷、职业培训等办法,积极帮助原住村民、淹地不淹房村民和农转非移民实现有效转移,有效就业,通过项目扶持,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边缘区”群众的实际困难。
4、加强移民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