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赴浙江湖州市学习考察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6 18:20:04 来源:以智范文网

2019年4月25日-29日,晋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局组织本系统业务骨干,对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德清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对标先进、以学促干”考察学习活动。考察组一行26人深入2县10村,通过现场观摩、入户调研、研讨交流等方式,对所到村庄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市场运作形式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基本达到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经验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安吉隶属浙江省湖州市,素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之称。县城面积1886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2018年,大竹园村、蔓塘里村和鲁家村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实践成果,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缩影。

德清县位于浙江北部,处于长三角腹地,总面积937.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胜”之美誉,获得“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浙江省基层农村组织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做法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两县在打造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所到之处,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党建引领谋划乡村振兴

坚强的党组织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德清县五四村,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做到“党建责任刚性化、问题责任清单化、党性锻炼常态化、纪律要求明确化”。敢于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党员示范带头做标杆,挂牌亮相,积极参与全村工作,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早在2006年就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随后又进行了村庄景区化变革,资源股份化改造,从“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入手,探索推进“三权”到人,权随人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三农”发展活力,为全面激活农村产权收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考察点所在地都能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依托高水平设计团队,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不贪大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不在规划上走弯路花冤枉钱。如安吉县横山坞村,以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样板区+文旅休闲体验区”为目标,整合横山坞村现有环境、产业资源,科学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环境提升专项规划》《目莲坞美丽宜居专项规划》《3a级景区规划》《绿色美化专项设计》等方案,既体现了个性设计,又体现了总体协调,使自然景观和村落建设浑然一体。

(二)产业转型带动融合发展

天荒坪镇余村十多年前就是安吉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大力发展矿山经济,这里曾是飞沙走石、灰尘蒙蒙、泥浆遍布,村民致富同时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破坏始终是村民心中的担忧。2003年安吉县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的目标,余村开始陆续关停矿山,同时经济指标也开始急剧下滑,一些村民对未来充满迷茫。正在此时,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考察余村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村两委干部立说立行,高起点规划,谋划转型发展,坚持走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村民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行动动力,发展了荷花山景区、家庭民宿、特色果蔬采摘、水上漂流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绿水青山同金山银山共同成长”的梦想,截至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47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80元。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农发资金助力园区建设

鲁家村是首批获得全国15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之一,田园鲁家综合体项目总计投入3亿元,其中获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助资金1.3亿元。鲁家村坚持以打造家庭农场精品示范村创建为主要载体,以“公司+村+农户”为主要模式,以“一核、两溪、三区、四村”为发展思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壮大经济,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引进18个各不相同的农场,用观光小火车把农场各亮点串起来,使曾经债务累累的“落后村、窝心村”,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精品示范村”,2017年村集体的经常性收入稳定在335万元左右,村集体资产达到1.5亿元左右,农民纯收入35600元。

(四)长效管理造就宜居环境

所到两县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优越,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更难得的是村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高度自觉,无论是考察沿路,还是所到村庄,不管是河道沟渠,还是道路两旁,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活垃圾,线路、管网全部入地,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化管理和群众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村里实行了“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分类倾倒”,大街小巷分类设置黄、蓝垃圾箱。余村、五四村还建立了自己的垃圾处理站,弘扬“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扬家誉”的传统美德,践行“垃圾不落地,走过不留痕”的生活理念,把垃圾分类管理作为评比“美丽家庭示范户”的条件之一,以星级来表示每户家庭的成果,奖惩机制健全,打造成为“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的乡野原生态。

(五)文化传承讲好美丽乡村故事

文化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两县各地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成为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当地政府把地域文化作为提升内涵的灵魂,不遗余力地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如大竹园村又称“蔬香大地”,因有大片竹林而得名,早在光绪年间《孝丰县志》就有记载。目莲坞村挖掘村级文化特色,新建了“艺术馆、雕塑园、江湖城”等文化休闲场所,年文化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在居民保护和文化展示中既突出了原真性,又实现了差异性,建筑风格上展示了地方特色,装修上融入了现代生活方式,做到了简约而不简陋,乡土而不老土,横山坞村利用原村中十二间旧厂房打造成充满后工业主题气息的艺术民宿,成为民宿界网红。

(六)药文旅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浙江圣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康山工业园区,公司占地40余亩,建有“两基地,三中心”(药材种植观光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产品销售中心、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科技展示中心),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特有资源“竹叶”进行研发提取“竹叶黄酮”,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在竹子有效成分的研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公司坚持走药食同源之路,主导产品涉及食品、药品及日化系列产品。经过二十余载励志耕耘,如今的圣氏生物已成为一家凝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旅游观光等大型综合型企业,公司以弘扬“实干创未来”的企业精神,秉持“科技、创享、价值”的企业理念,更新观念,引进人才,共推品牌,积极打造“药文旅康”产业融合新业态。

三、启示与思考

湖州市两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并没有照搬一种固有模式,而是更新观念,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发展理念,形成乡村建设的“自主品牌”,给我们以下启示:

启示一:党建统领美丽乡村发展

各村两委都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十多年来,认真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理论在湖州最新实践成果。我们晋城的乡村建设就要落实好市委张志川书记提出的“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靠发展检验党建”的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百姓跟进,以“壮经济、保生态、富百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晋城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逐步搞好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启示二: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实施乡村振兴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能“等、靠、看”,必须要解放思想,向改革创新要办法,找出路。比如,安吉县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标准统领美丽乡村建设;
德清县打造新土改“德清样板”;
鲁家村村委会跳出“等、靠、要”思想,充分挖掘该村现有农场资源,丘陵缓坡用地大的优势,发展观光小火车搞旅游等示例,再次表明思想解放天地宽。我们晋城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套湖州发展模式,要广开思路,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坚持多元化发展理念,探索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借鉴湖州经验,发展具有浓郁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启示三:文化传承叫响地方品牌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我市要充分挖掘“太行山水、生态、红色”等文化元素,讲好“晋城故事”,要聚焦“在沁河古堡里读史,在太行山水间纵情,在红色文化里聚魂,在大美田园里养心”主题,要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让乡土文化回归乡村,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处处呈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意境。

启示四:药食同源打造健康产业

圣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研发、观光、文化、健康于一体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市药用植物蕴藏极为丰富,是多种道地药材的主产区,是全省“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产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历史积淀厚重。“神农采五谷尝百草”。“舜王躬耕,采药于历山”等传说发源于此,但药材产业存在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及就地转化率低等短板,且还存在药品批文号少、产品类型单一、品牌不大、产能不足等不良情况。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对标一流、寻找差距”,今后我市中药材产业要在加强药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将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好“农民丰收节”“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太行连翘节”“阳城山茱萸节”“泽州红山楂节”等以道地药材开发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深化中医文化交流,促进经贸洽谈合作,探索中药材+观光、中药材+休闲、中药材+农旅等新的发展模式,拓展中药材产业新业态、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