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则百业兴,乡村振兴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晋城作为一座农民托起的城市,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发展曾经领先全省、享誉全国。如今在我市全面小康和转型发展关键阶段,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农民的力量,深入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产业振兴助推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一、乡村产业充分发展是我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紧密互动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技术条件,提供资金与物质支持,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和剩余产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容易被忽视的一面是,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支持工业发展的手段价值也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内在价值,即其本身的现代化同样能够创造较高的价值,缩小产业、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从而稳定实现整个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我市作为多年来致力于产业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工农业互动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严重影响了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方面长期以来“一煤独大”、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工业结构影响我市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进程落后于东部沿海等先进地区,削弱了对农业现代化的提升和促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县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59,使得乡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流向发达地区。对更少依赖能源资源、更多依靠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的现代新兴产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而一批转型发展先进典型则无不得益于工业反哺农业、现代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最主要的短板在农村,最大潜力在乡村。乡村产业振兴将成为破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二、明确一个方向——以现代农业为龙头加快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一提到乡村产业,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及相关农牧产品生产等在内的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则不再局限于上述传统领域,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内的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和利益共同体。今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我市乡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角不断变换,农业却一直扮演的都是边缘小角色,占gdp比重不超5%,是传统的农业小市。我市虽是传统农业小市,但却是特色农业大市。2017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5万亩,蔬菜产量30万吨,水果产量9万吨,蚕茧发种4万张,产量400万斤,小杂粮产量2亿斤,食用菌产量4万吨。新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个,农家乐达上千家。现代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还存在龙头不强、产业链条短、带动有限等问题,更缺少做大做强所需的技术、资金、标准和平台。要坚持质量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特色农业和功能食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农业不仅是一个提供物质产品的产业,还是一个提供非物质产品的产业。现代农业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更多是产业链竞争。种养加销游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种养加销游”的产业链主轴,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加工增值、休闲服务、生态保护、观光体验、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功能。要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省级“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利时机,依托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等多领域突破,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我市乡村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三、围绕一个核心——以现代科技应用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其衍生产业
现代农业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摆脱了传统农业过于依赖自然、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等弱质性,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市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0.7亿元,增长1.3%。但同期无论是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经济林面积,还是肉类、蔬菜、食用菌、蜂蜜、药材等总产量都是下降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农业质量和效益在提高。但是对气候条件、土壤、水源等资源的特殊依赖和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属性造成的产业相对弱质性又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经营的风险,需要通过产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来规避风险,增加收益。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搭建的创新手段,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完善农资购买、机种机收、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四、坚持一个引领——以党建引领乡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创业
现代农业和农村大量农林文旅康养等“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是大势所趋。发展新产业要有新思路,落实新思路依赖掌握了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规律的大量年轻、高素质的新农人、新农民、新的农业经营主体。而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结果,在农业经营人员中,男性占52.5%,35岁以下人员占19.2%,36-54岁的人员占47.3%,55岁及以上人员占33.6%。我市除部分产业发达村镇外,大多数村庄青壮年外出打工就业、儿童老人留守都是普遍现象。
要吸引乡村产业振兴亟需的人才和主体入驻,既需要一定的生产生活条件,更需要事业发展的激励。因此首先要在有资源禀赋、有群众基础的村,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宣传、发动群众上的政治优势,真正凝聚起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其次要用好政策、机制、资金等保障,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新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五、依托一个载体——乡村产业发展必须依托美丽乡村这一空间载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空间布局向乡村延伸。乡村作为与城市同等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因此不管是现代农业还是各种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都要遵守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等资源和环境方面严格的环境标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
当前我市乡村的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四好农村路、水网改造、煤改气煤改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为现代农业和三产融合发展、工商资本下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日益严格的环境督查保护制度为乡村产业发展戴上了紧箍咒;
城乡一体、更加普惠的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正在进一步普及,为在乡村就业生活的人提供更加公平的保障。可以预见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六、在“变”与“不变”之间最大限度释放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乡村产业要兴旺,无论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还是经营体系都离不开农村基本制度的保障。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这当中所蕴含的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运动隐藏着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密码。
所谓变,即农业农村发展要向改革要活力,创造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代表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但在改革的同时要求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所谓不变,即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土地家庭承包在第二轮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成为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压舱石。要在保护好普通农户利益的同时,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分享现代化成果。
当前制约我市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率不相适应,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度。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城区试点基础上已全面启动,下一步还要通过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改革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与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联户经营、代养代管、订单生产、定价生产等产业带动模式,形成农户与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要规范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工作,对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登记赋码、完善内部章程和运营管理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总之,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产业先行,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繁荣富裕、鸟语花香、水清岸绿、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