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计算机语言顾名思义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的语言,是人类为了能使人与计算机间进行交流,专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是以人类日常交流的语言为蓝本,变换成计算机可以读懂的信息符号。这些信息符号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编码,是人与计算机间特有的用来表达人的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并指导计算机进行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处理、保存和利用等。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之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目前绝大多数编程者的选择。计算机语言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人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特征,学会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首先是让学生端正思想,明确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意义;
其次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语言最终就是学会编写程序。然而,现在的计算机语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下面以一个教学案例为主说明运用跨学科技能和多元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跨学科”即养成跳出法定界限的思维习惯再学会吸收多学科的知识,从每个学科总结出特定的思维模式,融汇贯通,以综合的整体思维进行思考和决策。“多元思维”简而言之即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语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语言教学很死板,总是先介绍一条条语句的语法规则,再用例子讲解。大部分的教材大同小异,几乎千篇一律。现在的一些计算机语言教材,对教材中所有的习题及上机操作题都附上了答案,这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好处,容易将学生的编程思维套入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也给偷懒的学生创造了条件。为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教师们又要另出习题或上机题,这反而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语言时,开始是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思考,难度增大了,就感到兴趣不大了,调动不起积极性,觉得学习计算机语言很枯燥。即使是上机练习,也很无聊,只会照着书上的例子输入计算机,得出与书上结果一致的答案就算上机通过,并没有掌握语句的真正用法。有些学习较认真的学生,虽然书上的例子能看懂,但要独立完成编程题却无从下手,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们的计算机语言的教学方法有关。如果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那学生将会受益终身,教学质量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二、借助跨学科技能和多元思维,开展计算机语言教学
下面以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借助英语思维为例子来说明。在英语中语法是谴词造句的法则,是甄别句子正误的尺度,英语语法是用英语思维所涉及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本的层面,因为语法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输入(听、读)过程中理解英语句子的主要手段,是在输出(读、写)过程中确定句子正误的主要标准。用英语思维就是在英语学习的输入(听、读)过程中获得正确、完整、有效的理解,在输出(说、写)过程中产生正确、规范、地道的表达。
1.逐步渗透,自然习惯
在英语教学中,对有些语法项目,教师不必大讲特讲,而只要把规则教给学生就行了。教师需要做的事就是设计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这种规则的机会。比如。动词在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后时词尾加“s”,名词复数时词尾加“s”。学生在这两方面常常出错,并不是教师讲得不充分,也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学生使用这两条规则的机会太少了。教师讲上几十遍,不如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练上几遍。经常练,反复练,单项强化练,综合反复练,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形成习惯,掌握该语法。
同理,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某种计算机语言来窥视其他语言的概貌,比如说vb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在讲输入输出时,只要告诉学生用输入框输入数据的格式是:inputbox(prompt[,title][,default][,xpos][,ypos][,helpfile,
context]),然后给学生讲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接下来就是教师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不断的练习,反复强化,这样学生形成习惯了,对这种语法格式有了概念,下次让输入数据时,学生就有了思维。
2.提炼句型,列出公式
对有的语法项,教师采用句型或公式套用的方式比单纯讲练效果好,而且节约时间。比如强调句式、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等,教师可在列公式以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句,列公式时同时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强调句式:
it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原句中其他部分。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give+sb(接受者)+sth(物)
give+sth(物)+to+sb(接受者)
理解以后,学生就可进行套用。并进一步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运用。学生使用熟练以后,模式便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定型了。有的公式可以用一个例句来识记,比如宾语补足语。教师通过例句讲清楚宾语及补语的特征以后,就可让学生替换使用。
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比如在vb程序设计中讲到选择结构时,if结构有4中格式:
(1)if…then结构
(2)if…then…else结构
(3)if...then...elseif结构
(4)if语句的嵌套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句型,对每一种用法,教师先讲用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格式以后,学生就可以套用,在套用的过程中基本格式必须写对,否则计算机就不执行。
3.练中有讲,及时点拨
语法教学要精讲多练。练要多还要精细,即教师应要求学生练中有悟,通过练对语法“融会贯通”。为此,教师要对学生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在练习中领悟。计算机语言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动手多写程序,通过写、通过思考才能有所进步。对于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而言,其实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实际上内容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只需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语言本身的讲解上,而剩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应当放到学生程序内容的考虑以及上机的调试上,应当给学生以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解,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是应用,如何在自己的程序中加以应用,而应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机器可以理解的语句和结构,但关键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场景(问题),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场景中该如何与机器进行交流,即:如何写出能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的程序,让计算机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对各种不同问题的尝试解决,不但有利于对计算机语言的熟练掌握,而且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特点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4.避免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一句多译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句多译是翻译练习的另一种形式。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喜欢按字面翻译,容易出现词语搭配不当、词性不分、句子结构不严密等问题。一句多译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词汇的内涵与外延,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头脑中储备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是培养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来讲,如果程序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这个程序就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程序好不好,又有其他的因素制约,比如,程序的可读性,是不是容易让人理解;
程序的结构,结构是否合理、符合逻辑;
程序的执行效率以及程序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等。因此,一个程序的好坏,衡量的标准有很多,而且并不是绝对的,可能不同的程序,优、缺点不同,适应的场合、对象也就不同。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视角,所以应鼓励每一个同学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考虑讲出来,不要局限于某种标准答案之中。应将不同的想法列出来,一一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的优、缺点,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可以让学生看到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并且能够理解不同解决方式的优缺点。
比如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求1-100之和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1)dowhile...loop结构,(2)dowhile...loop结构,(3)do...loopwhile结构,(4)do...loopuntil结构,(5)goto语句实现,(6)使用while...wend结构.一道题,用多种方法实现,学生不会感觉陌生,而且多种结构的使用也学会了,思维会更加开阔.
总之,要教好计算机语言,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以跨学科技能和多元思维为导向,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编程的乐趣。除了平时的上机练习,更要有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来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编程的练习,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实际编程的能力。
【篇二】
《软件工程》是软件设计与开发以及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核心课之一和软件技术专业、网络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其内容涉及传统软件工程和现代软件工程,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到实现,覆盖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等内容。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手段
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确立了以工程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型统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组织和实施上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学科系统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传统媒体教学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统一,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采用情景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方式进行,采用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理论探讨、案例讲授、模拟训练五阶段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辅助以讨论课、答辩课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的参与度。教学组织按照80人左右的教学班组织开展,通过具体实施,教学效果良好。
2.实践教学采用课题组组织方式,采用模仿-模拟-开发-答辩的四阶段教学方法。首先将学生按照5-8人为单位组织成为课题小组。针对实验内容,首先教师提交完整的实验案例,由课题组成员按照角色分工进行模拟实验,加深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对等的实验作业,由课题组按照自身理解和能力,完成实验作业,经教师点评后进入开发阶段,从而巩固学生知识学习,加深知识的理解。开发阶段由课题组选择具有一定实际价值的项目进行开发,完成后由课题组答辩后方能通过。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组织部分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软件工程课题组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知识分析需求,设计软件的架构和模块,按模块分工开发软件。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作,开发成功一个模块后进行阶段分析和总结;
开发完成全部项目后,进行总体总结,写出软件规格报告。把开发过程制作成案例由学生自己给其他同学讲解,以提高大家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研究与改革
近两年来,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大家分工合理,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教学队伍结合教学实际,集中在软件工程方向上,广泛地开展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充分发挥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组取得的教研教改成果及其解决问题主要有:
(1)教研教改活动
在专业主干课“软件工程”的教学上,课程负责人和小组成员对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颇有创意的探索和改革,如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实际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打通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瓶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满足市场对软件开发人员需求,软件工程课程组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动:
①由学院牵头,与软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轻扬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将生产实习的软件项目实习部分交由软件公司实践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与本课程主讲教师共同指导,取得良好效果。
②在实验中心的指导下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机器人与微系统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成立了大数据与云技术应用研究所,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注册了**跨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采取完全开放模式,充分吸引有兴趣和优秀的学生参与,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组老师的指导下,由本院学生组成的软件开发团队多次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获奖。
③为调动大多数学生软件开发的积极性和提高开发能力,拟策划和主办全校程序设计大赛和软件方案设计大赛。
④现正和多家软件公司商谈,拟合作成立软件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软件开发实习环境,锻炼了学生实际开发能力。
(2)实践与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本课程需要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不同方面,课程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平时作业、课内实验、课程大作业报告和笔试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成绩的测评,不仅重视考试结果,更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况,如:每周检查记录、随堂提问、实验成绩等,都会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重要部分。这种考核机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课程考核也促进了其全面发展。
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一是建立了基于课题组模式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将实验课程的考核由单一的学生考核,转变为课题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二是将课堂考核与课外考核结合进行。凡课题组课外完成的与课程相关的项目,均可以参与到课程考核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改革教师考核为主,为教师主导下的民主评议制度相结合方式进行。使学生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效果反馈
(1)校内教学督导和专家总体评价
课程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卓有成效的建设和改革。效果显著,成果突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该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具备以下优势:
①学团队力量强。教学团队中教授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
②课程组重视教学改革,近几年主持的软件工程教学改革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将教学成果公开发表,在同类院校中走到了前列。
③课程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备课充分,课程内容熟练,教学内容安排得当,重点突出,讲授时内容翔实、生动、有感染力,能把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到案例和软件开发实例中去。
④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措施得力。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学生总体评价
在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中,普遍反映教学效果优良。很多同学因为软件工程教学效果好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软件工程课。以下是一些学生评价内容摘录:
①教学严谨
②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处理恰当
③对学生认真负责,有拓展开拓思维的精神
④教学内容贯通、严谨、科学。
⑤老师讲课很好,并要求我们将来从事软件工作一定要有原则,也是教我们为人处事,真的具有育人的效果。
⑥老师讲课生动,举例有典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受益很大。
⑦老师工作热情,讲解生动有趣。
【篇三】
物理实验课程是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实践课,不仅能使学生在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实验素质与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明显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笔者创建了432的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432教学模式
432教学模式即四个教学层次,三个信息化的互动教学环节,两个动手体验。
1.四个教学层次
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将物理实验分为如下四个层次:第一个教学层次是引导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介绍、演示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觉得“实验真有趣”;
第二个层次是基础性实验,这类实验主要是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测量方法、误差与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等,并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良好实验习惯;
第三个层次为综合性实验,即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的实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能力;
第四个层次是探究性实验,实验过程主要在“材料物理与仿真”创新实验室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三个互动化教学环节
首先,建设网络在线资源。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通过我校应用物理**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进行共享(**)。主要有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和虚拟仿真实验。
其次,建设支持鼠标屏幕交互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验项目可以从**中见到,方便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预习、模拟操作和复习,并与真实实验相结合、互补,建立虚实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机制。
第三,建立了“物理教学”微信公众号号(zitphys),推送教学图文信息、微视频和教学安排,目的在于创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通过该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将此类教学资源与虚拟仿真实验合理搭配,实现了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3.两个动手体验
第一个动手体验是课堂上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自己录制实验视频,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学生普遍反映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录制自己的实验操作视频(有的学生还配有声音),虽然存在许多瑕疵,但是对自己尝试录制的处女作仍然很有获得感,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体验的实验课记忆牢固,难于忘记。课堂上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与别人交流后发现自己缺点时会反复操作,以求达到更好,从而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第二个动手体验是科技制作,主要在课后完成。科技制作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技制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实验原理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课后制作。如学完非平衡电桥后,制作温度计;
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如以授权发明专利为基础,让学生根据图纸,制作出3d数字模型和实物模型,在制作过程中针对细节,学生会不断完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和教师的深入交流,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二、物理实验课程432教学新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已在我校三届学生中试用,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积极性大为提高,上课出勤率在95%以上;
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慢慢喜欢上了更多的课堂交流和体验,借助教师提供的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主动参与课前预习的学生达80%以上;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向老师提问的问题均为思考或讨论后还存疑问的问题;
实验操作更加主动,由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实验仪器验证自己的想法,因此,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许多新奇的实验现象;
实验课后,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心得和感想,其中较多的有“老师的新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讲解理论后,让我们动手实验,这样同学们会更用心地去思考和完成实验”、“老师提出问题,讲明实验原理后直接让我们动手操作,开始觉得很简单,但真正操作时,多种问题接二连三发生,虽然最终用的时间比较长,不过还是完成了,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