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三篇

时间:2022-12-24 11:40:06 来源:以智范文网

【篇一】

**,1978年生人,中共党员,大本文化,九六年参加工作,现任**市**区**满族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从教以来,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山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为满族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特别是**年从事成人教育工作以来,积极投入到以科技富裕山里人的工作之中,为满族乡林果业的发展,加快山区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年成校被评为县级“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年被评为“县级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民兴村先进单位”称号。**本人**年被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年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
**年5月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市第五届“科技传播之星”;
**市首届“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
**年被授予**市劳动模范.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心系“三农”,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从普教调入成人教育工作后,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林果业、养殖业专业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与农业有关的各种培训班,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田间果园动手实践,功夫不忘初心人,短短几年经过努力,自己很快由一名门外汉磨炼成为一名“专家型”青年成教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为加快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和林果业的区域化栽培,和成校其他教师一道,深入到全乡13个行政村,踏遍了全乡平地、山地和宜林山场,对全乡山林果园面积、栽培品种,果树管理水平、产量效益,水肥条件进行了综合调整、统计、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砂河两岸发展优质速生核桃,优质土壤地块发展红提葡萄,缓坡发展板栗,沟谷发展磨盘柿子”四大果品区域化栽培方案,并针对各村土地分布,水源条件规划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为全乡林果业发展做出了科学性、前瞻性远景规划蓝图。

二、服务“三农”,做“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在引导、带领全乡林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和成校一班人发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于**在**北部山区乡率先组织成立了“**满族乡果品产业协会”和“**满族乡旅游协会”,为把满族乡果品产业和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区域化栽培、村标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年9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由**牵头组织,全乡363名核桃种植专业户共同发起成立了**第一家“**市黄花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合作社成立几年来,积极组织引进、种植和推广核桃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组织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采购、引进“清香”、“辽河系、中林系”新品种6个;
推广应用《核桃绿皮芽接》、《腐烂病防治》、《核桃精细修剪》、《核桃涂白剂防冻》、《青皮核桃脱皮漂洗加工》等专业技术10项。并注册了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统一设计制做了精美的包装箱。6年共统一采购,销售社员商品核桃50万公斤,提高每斤果品价格10元,使专业合作社成员多收入700万元。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带动了全乡核桃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三、以合作社为平台,开展综合服务

核桃专业合作社分设了技术培训部、生产资料服务部、信息销售部。6年来,合作社共组织社员外出考查学习7次,组织专家讲课培训28次参加人数5000余人次,散发技术资料3500余份,更换张贴各村信息专栏70余期。服务部为社员提供农药、化肥、种苗各种物资、做到微利销售、质量把关,为社员每年节药开支3万余元,如石硫合剂每瓶都以每斤低市场价0.2元卖给社员。信息销售部建立了合作社自己的网站和社员果品产销信息库,并实现了网上销售。仅**年合作社商品核桃产量达到34万公斤,分别销售**、北京、杭州、上海等地,实现产值700万元。

四、实验示范,实现科学发展

成人教育是一种“实用”型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农民,教育的内容是农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农民参加学习和培训,必须“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就要求成校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多年的成教工作中,**不但脚踏实地、钻研业务知识,还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实验示范,总结当地的生产经验、技术资料。先后参加了《**北部山区果树标准化栽培与管理》、《**百里核桃川建设工程》等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工程第一线、到果园、到树下,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和一个数据,经常废寝忘食,起早模黑,披星戴月观查、记录药品反应病虫活动规律,并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和**山区小气候的特征,先后总结出3万字的**北部山区果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为全乡及周边乡镇果农制定出果树管理措施及病虫防治办法。

多年来,**的工作精神和所取得的业绩,不但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也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与表彰,**电视台、**电视台、新**报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宣传。

【篇二】

**区**中学是地处偏远洼区的一所农村普通校。1956年建校,学校一直规模较小,师资不足,设施不全,条件十分艰苦。1998年筹建一幢教学楼,但功能教室设备紧缺;学生宿舍仍是几排低矮陈旧的平房,狭窄拥挤,冬冷夏热,苦不堪言;伙房极其简陋,没有餐厅,师生均在露天用餐;公共旱所破败不堪,气味难闻;校园甬路,凹凸不平;沙土操场,杂草丛生,晴天尘土雨天泥。

而今的**中学旧貌换新颜:教学楼、公寓楼、餐厅楼、家属楼,造型优美,相映成辉;语音室、信息室、实验室、音美室、录播室、阅览室、史地专用室、通用技术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应有尽有,设备先进;教师办公桌椅、教室电子白板、学生课桌椅全部更新;学生宿舍,窗明几净,阳台、洗浴室、卫生间一应俱全;绿色运动场,标准的塑胶跑道,体育设施齐全;学校绿地,高低错落有致,疏密相得益彰,花草飘香,绿树成荫,幽静整洁;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绿地、甬路、楼道、中厅、餐厅、操场等适当位置设有景观石、宣传牌、文化长廊、教育橱窗、励志展板、运动图标等,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优秀文化的气息,洋溢着既高雅又和谐的旋律。目前,学校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四区分明,环境宜人。

学校之所以出现如此惊人的变化,得益于一位出色的校长——**。刘校长1976年6月参加工作,在教育战线上整整摸爬滚打了41年。**年,他从乡镇总校长调入**中学任校长,15年来,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丝毫不懈怠,靠着惊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打造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工作面前,他是一位勤勉的校长。

师生都知道刘校长是个闲不住的人,连传达室师傅都说,无论学校有什么工作,他都抢在最前。他以校为家,时刻惦记着这个家,整日与校园形影不离。他从来不计时光,别人上班他工作,别人休息他仍在校园内忙碌。无数个早晨,他顶着风霜雨雪、迎着朝霞曙光最早一个走进校园,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无数个傍晚,他总是伴着灯火,带着欣慰和倦意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节假日、寒暑假他也很少休息,几乎天天到校工作。常年如一日,早来晚走,披星戴月,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年,学校现代化验收前夕,所有的周六、日,50天的暑假,他仅请了半天假,研究策略、制定方案、协调关系,跑审批、进设备、监督工程质量,奔波于各部门,奋战于各场地,身体力行,有时还顾不上吃饭、休息,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大家都说他晒黑了,累瘦了,但校园变美了。的确,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浸透了他的汗水,学校的每一点都源自于他的付出。

制度面前,他是一位严厉的校长。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常说人管人累死人,人管人气死人。只有用制度管人才是最科学的,管理学校也必须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行。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学校通过教代会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聘任制、竞争制、签到制、量化考核制等等,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方案,彻底打破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局面。有位老师说,这些制度在**中学不可能执行下去,刘校长就是不信这个邪,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克服种种阻力,确保制度的无条件落实。无私才能无畏,工作中师生感受到他身为一校之长的严厉,管理中体会到他治校之严谨。刘校长坦言: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抛开情面,不怕得罪人。的确,因为工作,因为事业,他经受了不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亲友的误解、责难,同行的批评,社会上他人的诽谤……但他全然不顾,依旧认准自己的“理”,矢志不渝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靠依法制校,依靠这一套科学的管理经验,让**中学这个薄弱学校15年来没有任何事故出现,升学率历年在98%以上。

【篇三】

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深爱着这份崇高的职业。多年来,她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独具匠心的教学风格,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演绎着“执著追求”的深刻含义。不知疲倦地跋涉让她的青春变得厚重而美丽。勤耕不辍,天道筹勤,多年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教师”、“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市基础教育改革积极分子”、“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辅导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县级十佳青年教师”、“县级诚信先进个人”、“县级百名优秀教师”。所带的班级,曾被评为市级三好班集体。优秀事迹先后刊登在《**日报》、《**教育报》、《**教育》专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名录》上。多次被区电视台宣传报导。

真情作羽翼,倾心育桃李

师爱于心,责任在肩。教育是饱含爱的事业,师爱更多的体现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教师光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爱的滋养。05年,刘老师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走进学校,这时的他们最让老师费心。当时班里有一位叫**的小男孩,说起话来条条是道,就是不爱学习,课上不遵守纪律,课下惹是生非。找他谈了好几次,也没有多少起色,真令人有些头疼。一个周一的早晨,小天奇捂着肚子艰难地走进了办公室。看到他脸色煞白,冷汗一滴滴地往下流,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原来天奇在走台阶时不慎摔了一跤。她不敢迟疑,立即带他孩子赶往医院。路上,她紧紧地把天奇抱在怀里,轻轻地用手抚摸着他,安慰着他,试图减轻他的痛苦。孩子需要做ct,当时她已怀有身孕,医生提示她检验室有辐射,对胎儿不利。她没有犹豫,毅然地把小天奇推进了ct室接受检查。医院诊断天奇是肾摔裂,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她又拖着不方便的身子跑前跑后,一会儿交费,一会儿化验。医院里的陌生人都劝她慢一点,可她哪里慢得下来呀!当时的主治医生看她累得不得了,感动地说:“如果再晚来几分钟,孩子的肾脏就有被切除的危险,老师真负责任哪!”。当天奇的家长从外地赶到医院时,小天奇已安然地躺在了病床上,吊好了吊瓶。孩子母亲紧紧地拉着她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下班后,她又拖着笨重的身子提上水果急匆匆地来到医院看望小天奇,看到孩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她那被揪的心舒展多了。那些日子,只要一下班,她就赶往医院看望孩子,并与家长谈心,解除其精神上的压力。当得知孩子的父母双方都下岗,因经济困难,难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时,她心急如焚,马上找到学校领导,说明了孩子的家庭情况。校领导当即决定发动全校师生捐款救助**。当天奇的父亲接过那沉甸甸的捐款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天奇出院后,她放弃节假日,为孩子补完了落下的全部课程。这件事后,天奇像变了一个人,学习劲头足了,也变得更懂事了。教师细心的呵护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田,他们会在点点滴滴的爱中认可了老师和老师的教育……

春风化甘雨,教育了无痕

批评,是教育孩子时经常使用的手段,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爱,谁能尊重、理解对方,把批评变成愉悦和谐的心灵感应,寓批评于无痕,在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中升华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谁就真的掌握了“批评的智慧”。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刘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同学们正聚在一起争吵什么。原来昨天刚办好的板报被擦去了一大块。班长指着旁边一个孩子说:“老师,是他把板报弄坏的,他天天办坏事,得狠狠地惩罚他。”看看那块墨迹斑斑的板报,她顿时火冒三丈高,那可是她为了迎接学生的到来,精细设计的板报!那可是她绞尽脑汁,查阅大量的资料,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才办出的得意之作呀!恼火的话提到了嗓子眼,可是,看看那个低着头一脸自责的孩子,她又把那些话咽了回去。她意识到,大声的斥责是无济于事的,只会让学生畏惧她,疏远你她,关上那扇已打开的心灵之门。于是,她走过去拍拍他的肩,心平气和地说:“老师相信他不是故意的,咱们大家原谅他吧。”那个孩子抬起头来看着她,眼里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几天后,她们命题作文题目是《那是一首诗》。这个孩子描写的就是这件事,他在自己作文的结尾处工工整整地写道:没有想到老师没有责备她,她拍拍她的肩,手是那样温暖,好像在对我说:“孩子,没关系,老师依然很爱你!”老师拍拍我的肩,给了我无限的爱呀,老师的爱就是一首诗!……一刹那,她的心仿佛被什么撞击了一下,其实孩子们需要的并不多,一个慈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动作,孩子就会感到是莫大的幸福。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了无痕迹的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领异标新蕾,教坛竞芳菲

作为一名教师,光爱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业务。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时获取各地科研信息,她经常放弃节假日,外出听课、学习

**年底,学校为她提供了到北京学习的机会。当校领导征求意见时,她真是左右为难。因为当时她的孩子只有十个月大,离不开妈妈。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放下哪一样她都舍不得。就在她急得掉眼泪时,年迈的婆婆给了她巨大的支持:“别哭了,我带着孩子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