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电网企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业务数据的有效利用,实现电网信息互动、可观、可控、可测,是推动公司数字化变革的有效手段。依托企业运营信息化平台,深化不同业务领域数据融合、挖掘和应用价值,全面掌握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时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提高电网智能监视、在线分析、快速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公司运营管控技术水平,必将成为电网企业建设“智能电网、数字电网”的最佳切入点。
1.1电网企业运营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运营数据冗杂,且分散在各专业领域的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权限管理相对独立,数据口径难以统一,缺乏面向公司决策层的展示平台去实现公司领导对整体经营情况的掌控。公司战略指标、主要发展规划指标的监控分析大都是按照月度、季度或年度开展,指标数据来源为各业务部门的手工上报。一方面,手工上报的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
另一方面,手工上报的指标数据大都只有汇总计算后的结果,并无明细数据支撑,导致管理人员拿到战略指标数据后无法分析指标背后的业务问题,不能很好地为战略落地服务。公司指标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指标管理注重结果管理,过程管理理念相对单薄。目前,指标管理主要是对个别环节管理与运营的事后总结与展现,而反映业务管理过程的指标相对较少,由此无法对全过程环节及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及预警,无法及时找出流程中的薄弱环节、潜在风险及问题,项目和计划风险难以预控,处理和解决问题时难以核实根本原因,事后总结时回溯性差,通过过程优化而改进工作成果的机会较少。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采用人工记录、人工跟进、不定期召集业务部门讨论解决的方法进行管理,这种问题管理方式会导致如下情况:对指标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往往停留在问题表面,就事论事,无法深究分析指标背后的业务问题和流程问题,形成常态化的分析机制,无法总结内在的原因及规律,指导并辅助公司战略管理决策,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升管理水平,指标监控的效果有限;
各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仍然存在,跨部门、跨业务、跨流程的信息获取和监控较为困难,问题分散在各个记录人手中,无法实时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相关问题及需要本部门参与的问题,无法实时查询问题解决进度和结果,无法有效通知及协调相关业务部门。
1.2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
为提高电网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健全运营管控体系,对核心指标数据开展运营管控,实现线上指标管理,推进数据治理,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完成跨部门业务。运营信息平台应实现公司战略管理、专业管理与作业层有效衔接。平台主要负责对公司核心指标、关键业务流程等内容开展动态监测和自动预警,以全面监测为支撑,重点关注运营异动的原因、风险等,定位责任部门,提供在线协同工具督办改进,通过结果性指标及关联指标的趋势分析,为公司运营优化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运营信息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2.1监测功能应用信息化手段,从管理绩效提升和业务异动两方面,对公司战略指标、核心业务指标及关键流程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公司运营过程中异动问题的动态监测及自动预警。监测对象应包括外部环境、综合绩效、核心资源、风险管理、主营业务等,主要采用信息采集、阈值预警、关联监测、比对监测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指标动态数据、趋势结果、组成原因。1.2.2督办功能针对监测中发现的运营异动与问题,通过横向协同、纵向管控等方式,协调相关业务部门消除异动、解决问题、防范风险、改进绩效。在信息平台中固化督办模块,平台监测出数据异动,由运营团队通过督办模块发起异动工单,会同相关专业部门共同梳理、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及工作计划,在平台上进行线上闭环跟踪督办,实现异动问题全过程管控。1.2.3分析功能以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全面监测为基础,开展跨专业、跨部门综合性分析,揭示数据问题成因、影响及风险,提出对策建议。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充分应用线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功能,从生产管理、战略发展、资产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专业分析报告,支撑公司管理决策。1.2.4展示功能构建可灵活配置的展示模块,面向公司管理层,集中展示关键指标监测结果以及月度管控情况,供领导及时掌握公司运营情况。
2.1数据基础薄弱
数据的可获得性直接关系运营信息化的生命力,在国资委倡导大力为基层减负的背景下,需要大量人工填报数据支撑的信息平台难以维系生命力。同时,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监测和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数据质量治理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壁垒,大力推进直采数据接入,为各级业务人员提供定向配置的数据信息展示,是公司实现运营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2功能需求多样企业级的信息系统是一项跨专业、跨多层级的系统性工程,运营监测指标体系、监测业务流程、督办分析工具的建立均涉及多部门业务,平台功能建设阶段需平衡各业务部门需求,打造横向贯通的业务流程。
2.3高素质人才短缺
平台建设时需由专人跟进,避免了大幅增加业务部门的研发负担。平台运营时运营团队只有具备与专业部门人员不相上下,甚至高于专业部门的人员专业能力,才能有效开展业务监测、分析工作。运营团队需由熟悉业务、跨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组成,但由于电网企业业务独立性高、专业难度大,公司更加注重培养一个领域的专家,而忽视了跨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4业务部门配合动力不足
运营信息化业务应重点关注公司级的重要指标及跨业务的流程,没有业务部门的协同与支持,将难以开展。但运营信息化后必将揭示业务部门的数据问题,甚至利用信息平台考核业务部门,因此如何与业务部门做到“互促互进”“深度融合”“换位思考”,充分调动业务部门的配合动力,将是运营信息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3.1持续开展数据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治理
数据的标准化与真实性,直接影响监测和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运营平台应建立统一数据测量及采集标准,实现不同数据库内的数据有效融合。与此同时,还需持续提升信息平台数据直采比例、准确性及可获得性。有系统支撑指标必须用系统采集,无系统支撑数据,业务部门需手工录入并确保数据质量,后续要逐步改造现有信息系统,最终实现各类数据自动采集。始终坚持应用为先,以“用”促进信息系统优化,以“用”促进数据质量提升,以“用”促进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3.2深化数据融合、挖掘和应用价值
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分析,对电网状态进行诊断、优化和预测,并对企业运营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输出管理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与指导业务。依托公司办公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重点遴选时效强、价值大、领导关注度高的数据价值挖掘研究成果进行运营预警发布,实现数据价值挖掘成果高质量输出。构建了以“数据资源共享”“省市一体化”为两翼,以管理建议作为成果输出的数据价值挖掘平台。
3.3建立具备良好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运营团队
从内部抽调熟悉各专业业务骨干,组建运营团队,充分调动公司系统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等资源,协同开展运营管控工作。同时给予运营团队更多激励,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持续完善运营专家库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具备战略眼光、运营思维、专业支撑、柔性组织的运营团队,推出特色运营专业“跟岗锻炼”,持续拓展监测点、分析面。
3.4建立更加科学的工作机制
在运营阶段,需建立部门协同、部门会商、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积极增进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探讨在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方面的合作契机,与业务部门联合开展专题分析,在风险防御、异动治理方面实现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互促互进”。同时,信息平台通过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专题分析工具,大幅减轻业务部门人工数据分析工作量,实现与业务部门的“换位思考”。除此之外,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将压力传递到各业务部门,实现有效“深度融合”,保障运营信息化工作畅顺运转。
电网企业的运营管控信息化是通过对公司核心指标、关键业务流程等信息的全面监测及专题分析,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局掌控和对系统资源的优化控制,为公司决策层及管理层全面掌握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并进行决策部署提供支撑,提升电网企业内部管理运营效率和质量,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
[1]彭小圣,邓迪元,程时杰,等.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
[2]曹波,杨波.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探讨[j].电力信息化,2004(10).
[3]李鹏.智能电网运营管理风险元传递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4]陈香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3).
[5]李小萌,毛志哲.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7(25).
[6]刘文锋.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高新区,2018(2).
[7]吴吉义,傅建庆,张明西,等.云数据管理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