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一年来,县农委蔬菜办公室紧紧围绕“菜篮子”民生工程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今年,县政府将菜篮子工作入了县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县农委蔬菜办公室紧紧围绕“菜篮子”民生工程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今年,县政府将菜篮子工作入了县民生工程进行实施,总体要求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确保质量安全,保证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提高效益水平,增加菜农收入。一年来,县农委蔬菜办公室紧紧围绕“菜篮子”民生工程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产业情况和特点
据调查统计,今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6500亩,生产鲜菜44500吨(包括复种面积和产量),分别比去年减少3.82%和1.55%。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去冬今春罕见大雪灾害的影响造成的,同此原因,加上前期总体物价上涨的因素,我县今年市场蔬菜价格比上年平均增长20.5%。由此也造成蔬菜加工成本的偏高,导致今年我县蔬菜加工业呈下降形势,据调查今年全县蔬菜加工制品750吨(包括盐渍笋等初加工产品),比上年减少25.1%。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使我县产业的产值还是上升的。根据测算,全县今年蔬菜业总产值达3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占全县农业种植业产值的18.7%。
今年我县蔬菜生产有三个特点:
一是单产提高,效益增加。虽然今年我县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普及,今年蔬菜平均亩产量比上年提高了2.37%,平均每亩增收30元以上,全县菜农仅此一项可增收500万元,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二是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全县今年大棚蔬菜面积280亩,其中旌阳镇瑞市村大棚菜基地面积108亩,同时,全县还有20个蔬菜专业大户,共计发展大棚蔬菜基地80亩,有的还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如白地镇汪村村王德根户,今年利用7亩大棚,合理搭配种植蔬菜三茬,全年纯收入达6万多元;特别是在全县还建立了一批专业特色村,如版书乡龙川村发展茭白基地750亩,庙首镇新水村引进双季茭白新品种,集中发展茭白基地300亩,俞村乡合锦村集中发展百合基地160亩,旌阳镇北门集中发展食用菌基地38亩,三溪镇兴达养殖合作社带领社员,在古城村集中发展蘑菇生产基地40亩,旌德酱制品有限公司在三溪、旌阳等乡镇发展豆角、白菜、尖椒、生姜等订单蔬菜基地200亩,这些特色基地,极大地丰富了我县蔬菜市场的花色品种,又稳定了市场蔬菜的价格,如蘑菇、茭白基地的发展,使该两种蔬菜市场售价,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3%和12。3%,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较高。今年县蔬菜农残检测站112月份,分别从各地农贸市场、基地大户和各超市中共采集1040个蔬菜样品样本,进行农药残留专项检测,结果是合格蔬菜样本985个,不合格样本23个,合格率达97。7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我县市场蔬菜质量总体让人放心。其中在不合格的样本中有8个是本地生产的蔬菜,有15个是外埠调运的蔬菜,其结果表明我县种植的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98。28%,质量安全水平相当高。
二、工作开展情况
“民生菜蓝子工程”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联系群众的纽带,既要抓好具体任务的落实,又要做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气围,还要做好督促检查等项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影响深,讲求实效。为此,今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成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县农委成立了以农委主任为组长,分管主任、农技中心主任为付组长,有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菜篮子”工程领导组,下设蔬菜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办公。同时根据全县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和民生工程的实施要求,科学制定了《旌德县“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制,由蔬菜办全面负责抓好落实工作。同时,在落实过程中,还分别制定了“灵芝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蔬菜发展意见”、“科技服务工作计划”、“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安排”等专题方案,促进了“菜篮子”民生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于实施。
2、加强科技推广,建好蔬菜基地。蔬菜生产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特别是我县蔬菜市场需求缺口较大,目前市场上大约五、六成的鲜菜是从外埠调入的,市场蔬菜价格高,在我县发展蔬菜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优势条件,但蔬菜生产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细撂活,必须抓好技术指导。一年来,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及座谈会10期,印发宣传、科普材料1500多份,进村入户田间指导500多人次,培育扶持专业重点户20多个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蔬菜生产的重要意义,普及推广了大棚菜丰产技术、优良品种的已正式栽培,日光温室的建立,CO2气肥、激素有机生物肥的综合应用,配方施肥,标准建设基地等、无公害栽培、高山蔬菜丰产栽培、耕作制度的改进等十多项蔬菜生产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水平。
3、做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量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要求,一方面科学制定了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通过实施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应用生物有机肥、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措施,在全县蔬菜基地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蔬菜农残检测工作,认真掌握了解我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防止蔬菜污染事件的发生和危害。今年除确定城区作为蔬菜农残检测基点外,还增设了二个乡镇的蔬菜菜样采集点,同时还要求捡测站每个月都必须检测3个批次25个样品以上,以便更精确的反映我县蔬菜质量水平。一年来,在各有关农贸市场、基地大户和各超市内共采集四十六个批次的蔬菜样本1008个,进行科学的农残检测,其结果为蔬菜样品合格率为97。72%,大大地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见附表);第三方面是针对蔬菜检测情况和暴露出的问题,积极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开展农贸市场检查整顿3次,举办农资经营培训班一期,规范了农资经营市场秩序,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劣的农药在市场销售,杜绝此类种子农药在蔬菜生产上的使用。从源头、生产过程和市场销售等环节上防止蔬菜遭受污染,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广大居民吃上“放心菜”。
4、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确保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蔬菜生产投入大,又易造成集中上市和烂市的现象,所以风险性也较大,有效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企业。为此,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旌德三益酱制品有限公司”,并重点扶持企业上规模、进档次、创品牌、扩大生产总量。同时还积极协助企业发展“订单”蔬菜生产基地200亩,并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从而使我县蔬菜产业得到了最大的增值空间,达到“企业农户”双赢的成效。目前,该企业已加工生产各种蔬菜产品150吨,创产值100万元,实现本县蔬菜就地转化销售150吨以上,有效地提高我县蔬菜产业化程度。
5、注重抓好宣传,营造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菜篮子”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抓好民生菜篮子工程的宣传,一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民生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监督,有效地促进部门把这项民生实事做的更好。一年来,通过县电视台进行视频新闻报道“民生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3期,积极向相关部门报送民生菜篮子工程建设信息4期。撰写工程总结材料3份,切实做到了实施有方案,情况有反映,问题能解决,成绩有总结的工作要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蔬菜生产扶持的优惠政策少,没有专项资金,严重影响蔬菜产业的发展,并易造成公益服务难以持续开展,市场菜价难以平抑和稳定,甚至使民生菜篮子工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2、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带动力弱。
3、蔬菜产品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做好蔬菜基地的发展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2、争取扶持资金,扩大专业菜地面积,提高总量水平,满足蔬菜市场的周年均衡供应。
3、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提高质量水平;
4、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服务工作,争创品牌,提高蔬菜产业化程度。
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农业经济总量第一市”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全面小康,五年挺进百强”的总体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活动,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高端化,蔬菜工作进展较好。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xx年上半年滨海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96万亩,设施蔬菜面积8.57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3万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户3961户,蔬菜总产量达53.977万吨。省道327高效农业示范带新建东坎盘洋、东坎孟杨、滨淮双树、现代农业园区套稍村等五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坎振线新建东坎兴庄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328线新建通榆腰庄设施蔬菜基地,同时在五汛三顷路沿线、蔡桥官尖各新建1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20xx年上半年全县种植四青蔬菜2万多亩,建成四青蔬菜生产专业村60个,目前正在落实5200亩西兰花种植。
二是园艺科技展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我县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在东坎镇新安农业示范园建设园艺科技综合展示平台,示范园引进西甜瓜、丝瓜、草莓、茄子、青椒等23个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度锐苗床淋溶剂应用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应用技术5大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组织农民300多人次参观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邀请滨海电视台报道2次。
三是科技入户工作全面开展。今年我县园艺科技入户按照“规模相对稳定、产业结构调优、指导服务进村、信息快捷入户、质量大幅提升、示范效应显著”的原则,突出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在全县12个镇区100个村共遴选出示范户1000户,确定《农家致富》手机报用户600名,在全县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选择园艺科技入户一村一品2个,分别为天场绿杨村、东坎新安村。目前园艺科技入户工作已全面展开。
四是蔬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农产品质量建设项目,加大蔬菜标准园建设力度,完善蔬菜标准化生产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蔬菜生产基地,围绕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葱蒜类蔬菜,突出豇豆、豆角、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蔬菜产品9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效益不高。由于从去年开始秋冬春连续干旱,不仅增加了蔬菜种植成本,也对蔬菜高产产生影响。同时,今年叶菜类蔬菜价格大幅下降,我县甘蓝、萝卜、芹菜等出现滞销情况,虽然经过多方努力部分化解了滞销情况,但仍然对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蔬菜龙头企业引进的时间较短,与其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起步时间短,需要的投入大,见效的周期长,加之部分基层干部认识模糊,群众接受程度低,现有的基地规模尚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生产需求,龙头企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种质管理需加强。我县蔬菜品种选育良莠不齐,既增加了种植、管理难度,也不利于形成产业优势,尤其是设施栽培和加工出口的专用品种主要依赖引进,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同时,良种繁育体系十分薄弱,蔬菜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较为混乱。
四是种植制度需优化。我县蔬菜种植主要以一年两熟为主,间套种比较少,复种指数低,导致全年平均效益下降,而比较效益更高的立体种养殖模式几乎为空白。渠南地区水网密集,非常适合发展水生蔬菜、家禽、水产混合立体种养殖,却长期忽视自身优势,生搬硬套渠北旱地蔬菜的种植模式,导致该地区成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盲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突出四青蔬菜基地扩张。依托海大公司在废黄河沿线的现代农业园区、东坎、界牌、樊集、八巨、八滩、滨淮、滨海港等八个镇区,培植60个“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每一个村种植“四青”特色蔬菜500亩以上,其中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通过“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逐步在面上推开,确保面积达15万亩。
二是突出设施农业规模拓展。确保全年新增9000个设施蔬菜种植户,新建10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新增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建成县有万亩、镇有千亩、村有百亩的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消灭设施蔬菜空白村。
三是突出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蔬菜产业发展坚持适度规模性,结合高效镇村创建,建设特色产业镇村,积极发展合作组织及农民经纪人队伍,搞活市场流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及附属产业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赢局面。
四是突出品牌建设的理念。蔬菜产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完善蔬菜全程质量监控制度,着力加强蔬菜产业品牌创建,力争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认证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注册农产品商标。并通过广告宣传、申报“三级”名牌名品、参加展销会、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放大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我县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篇3
今年我市蔬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蔬菜办的指导下,按照国发15号和湘政发29号文件及省蔬菜办的具体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蔬菜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质量监测为手段,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为切入点,实施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放心菜”工程,努力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回顾全年蔬菜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供应均衡,价稳质优。全市蔬菜生产总量达12.9亿公斤,社会供应量1.99亿公斤,人均日蔬菜供应量0.61公斤,基本做到了均衡供应,满足了全市蔬菜需求。鲜菜零售均价1.75元/公斤,较去年略有上扬。由于科技兴菜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用仙人掌、七彩椒、芦笋等各种时令菜、精细菜的品种与数量逐渐增多,极大的丰富了市民蔬菜消费。
(二)基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专业蔬菜基地面积达2.75万亩,各类大棚覆盖面积为6324亩,推广遮阳网95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18.8%,双色地膜覆盖面积达1.7万平方米,各种排灌设施较往年有所改善。农村商品菜面积也逐步扩大为25.6万亩,较去年增加11.3%,菜农种植水平逐步提高。
(三)“放心菜”工程全面启动。我市现有省“放心菜”基地5个,市“放心菜”基地5个,有9个县(市、区)成立了蔬菜质量监测站(点),拥有蔬菜质量监测仪器17套。其他没有建立监测机构的县(市、区)目前正在抓紧筹建。各县(市、区)基本上建立了1个“放心菜”销售点,全市共建销售点19个。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启动我市“放心菜”工程。
(四)逐步培育出一批品牌蔬菜。在实施“放心菜”工程的过程中,各地把做响品牌做为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形成了中方茅利溪荆坪无公害蔬菜、芷江公坪红菜苔、芷江明山红线椒、鹤城清水井无公害蔬菜等一批蔬菜品牌。品牌蔬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而且也给菜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抓的几项工作
今年我们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始终围绕国发15号和湘政发29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市蔬菜工作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加大科技兴菜力度,努力提高种植水平。
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含量的高低。只有把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发展蔬菜产业,逐步提高蔬菜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1、认真搞好优新品种及新型设施、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引进推广工作。为了提高蔬菜品质,满足市民蔬菜需求,我们通过市菜科所及种菜大户试种系列优新品种,成功后大力推广。先后引进推广津研系列黄瓜、蓝山苦瓜、湘研系列辣椒、紫线茄等品种。全市今年共引进优新品种31个。此外,我市还结合“放心菜”工程推广了叶扶力、绿乳铜等新激素、新农药。在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双色地膜等设施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广了振频式杀虫灯。要求省、市级“放心菜”基地必须安装杀虫灯,目前共安装51盏。通过加强物理防虫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蔬菜的质量。
2、加强科技培训,培养一批蔬菜科技示范户。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仅凭经验种菜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市蔬菜办及时下发了各种科技种菜资料2700份,并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市区主要蔬菜基地,指导农民科技种菜。
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篇4
今年我市蔬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蔬菜办的指导下,按照国发15号和湘政发29号文件及省蔬菜办的具体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蔬菜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质量监测为手段,以严格控制农药使用为切入点,实施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放心菜”工程,努力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回顾全年蔬菜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供应均衡,价稳质优。全市蔬菜生产总量达12.9亿公斤,社会供应量1.99亿公斤,人均日蔬菜供应量0.61公斤,基本做到了均衡供应,满足了全市蔬菜需求。鲜菜零售均价1.75元/公斤,较去年略有上扬。由于科技兴菜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用仙人掌、七彩椒、芦笋等各种时令菜、精细菜的品种与数量逐渐增多,极大的丰富了市民蔬菜消费。
(二)基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专业蔬菜基地面积达2.75万亩,各类大棚覆盖面积为6324亩,推广遮阳网95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18.8%,双色地膜覆盖面积达1.7万平方米,各种排灌设施较往年有所改善。农村商品菜面积也逐步扩大为25.6万亩,较去年增加11.3%,菜农种植水平逐步提高。
(三)“放心菜”工程全面启动。我市现有省“放心菜”基地5个,市“放心菜”基地5个,有9个县(市、区)成立了蔬菜质量监测站(点),拥有蔬菜质量监测仪器17套。其他没有建立监测机构的县(市、区)目前正在抓紧筹建。各县(市、区)基本上建立了1个“放心菜”销售点,全市共建销售点19个。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启动我市“放心菜”工程。
(四)逐步培育出一批品牌蔬菜。在实施“放心菜”工程的过程中,各地把做响品牌做为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来抓。逐步形成了中方茅利溪荆坪无公害蔬菜、芷江公坪红菜苔、芷江明山红线椒、鹤城清水井无公害蔬菜等一批蔬菜品牌。品牌蔬菜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而且也给菜农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主要抓的几项工作
今年我们在抗击“非典”的同时,始终围绕国发15号和湘政发29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市蔬菜工作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工作思路,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一)加大科技兴菜力度,努力提高种植水平。
蔬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含量的高低。只有把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发展蔬菜产业,逐步提高蔬菜科技含量,推动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1、认真搞好优新品种及新型设施、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引进推广工作。为了提高蔬菜品质,满足市民蔬菜需求,我们通过市菜科所及种菜大户试种系列优新品种,成功后大力推广。先后引进推广津研系列黄瓜、蓝山苦瓜、湘研系列辣椒、紫线茄等品种。全市今年共引进优新品种31个。此外,我市还结合“放心菜”工程推广了叶扶力、绿乳铜等新激素、新农药。在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双色地膜等设施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广了振频式杀虫灯。要求省、市级“放心菜”基地必须安装杀虫灯,目前共安装51盏。通过加强物理防虫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蔬菜的质量。
2、加强科技培训,培养一批蔬菜科技示范户。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仅凭经验种菜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市蔬菜办及时下发了各种科技种菜资料2700份,并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市区主要蔬菜基地,指导农民科技种菜。
蔬菜采购员个人工作总结篇5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农业经济总量第一市”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全面小康,五年挺进百强”的总体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组织开展“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活动,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高端化,蔬菜工作进展较好。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xx年上半年滨海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96万亩,设施蔬菜面积8.57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3万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户3961户,蔬菜总产量达53.977万吨。省道327高效农业示范带新建东坎盘洋、东坎孟杨、滨淮双树、现代农业园区套稍村等五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坎振线新建东坎兴庄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328线新建通榆腰庄设施蔬菜基地,同时在五汛三顷路沿线、蔡桥官尖各新建1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20xx年上半年全县种植四青蔬菜2万多亩,建成四青蔬菜生产专业村60个,目前正在落实5200亩西兰花种植。
二是园艺科技展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我县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在东坎镇新安农业示范园建设园艺科技综合展示平台,示范园引进西甜瓜、丝瓜、草莓、茄子、青椒等23个优质高产新品种,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度锐苗床淋溶剂应用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应用技术5大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组织农民300多人次参观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邀请滨海电视台报道2次。
三是科技入户工作全面开展。今年我县园艺科技入户按照“规模相对稳定、产业结构调优、指导服务进村、信息快捷入户、质量大幅提升、示范效应显著”的原则,突出健全“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加快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在全县12个镇区100个村共遴选出示范户1000户,确定《农家致富》手机报用户600名,在全县各级农技推广人员中选聘100名技术指导员。选择园艺科技入户一村一品2个,分别为天场绿杨村、东坎新安村。目前园艺科技入户工作已全面展开。
四是蔬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农产品质量建设项目,加大蔬菜标准园建设力度,完善蔬菜标准化生产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蔬菜生产基地,围绕白菜类、绿叶菜类、豆类、葱蒜类蔬菜,突出豇豆、豆角、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蔬菜产品9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效益不高。由于从去年开始秋冬春连续干旱,不仅增加了蔬菜种植成本,也对蔬菜高产产生影响。同时,今年叶菜类蔬菜价格大幅下降,我县甘蓝、萝卜、芹菜等出现滞销情况,虽然经过多方努力部分化解了滞销情况,但仍然对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蔬菜龙头企业引进的时间较短,与其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起步时间短,需要的投入大,见效的周期长,加之部分基层干部认识模糊,群众接受程度低,现有的基地规模尚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生产需求,龙头企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是种质管理需加强。我县蔬菜品种选育良莠不齐,既增加了种植、管理难度,也不利于形成产业优势,尤其是设施栽培和加工出口的专用品种主要依赖引进,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同时,良种繁育体系十分薄弱,蔬菜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较为混乱。
四是种植制度需优化。我县蔬菜种植主要以一年两熟为主,间套种比较少,复种指数低,导致全年平均效益下降,而比较效益更高的立体种养殖模式几乎为空白。渠南地区水网密集,非常适合发展水生蔬菜、家禽、水产混合立体种养殖,却长期忽视自身优势,生搬硬套渠北旱地蔬菜的种植模式,导致该地区成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盲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突出四青蔬菜基地扩张。依托海大公司在废黄河沿线的现代农业园区、东坎、界牌、樊集、八巨、八滩、滨淮、滨海港等八个镇区,培植60个“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每一个村种植“四青”特色蔬菜500亩以上,其中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通过“四青”特色蔬菜专业村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逐步在面上推开,确保面积达15万亩。
二是突出设施农业规模拓展。确保全年新增9000个设施蔬菜种植户,新建10个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新增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建成县有万亩、镇有千亩、村有百亩的连片设施蔬菜基地,消灭设施蔬菜空白村。
三是突出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蔬菜产业发展坚持适度规模性,结合高效镇村创建,建设特色产业镇村,积极发展合作组织及农民经纪人队伍,搞活市场流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及附属产业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赢局面。
四是突出品牌建设的理念。蔬菜产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完善蔬菜全程质量监控制度,着力加强蔬菜产业品牌创建,力争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认证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注册农产品商标。并通过广告宣传、申报“三级”名牌名品、参加展销会、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放大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我县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