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市农业特色产业管护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16 18:15:05 来源:以智范文网

为摸清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管护情况,明确农业特色产业管护工作方向,夯实产业兴旺基础,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调研组,实地走访了20多个乡镇,调查了猕猴桃、茶叶、刺梨、核桃、大樱桃(车厘子)等农业特色产业的管护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从县区情况看:全市四个县(市、特区、区)产业管护到位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水城县60.03%、盘州市57.29%、六枝特区54.75%、钟山区46.22%。

从产业经营主体看:总体上,企业的管护到位率最高,平均管护到位率为72.33%;
其次是农户,平均管护到位率为69.57%;
最低的是合作社,平均管护到位率为68.64%。

从产业类型看:产业管护较好的是猕猴桃和樱桃,管护到位率分别为89.82%、73.81%;
管护较差的是刺梨和核桃,管护到位率分别为52.50%、40.99%。

结合产业经营主体和产业类型看:管护较好的产业中也有部分经营主体管护到位率不高,如公司实施种植的樱桃产业管护到位率只有47.83%;
管护较差的产业中也有部分经营主体管护到位率较高,如公司实施种植的核桃产业管护到位率达75.51%。

六盘水市产业管护情况一览表

产业

总面积(万亩)

企业(万亩)

合作社(万亩)

农户(万亩)

种植

面积

管护

面积

管护到位率(%)

种植

面积

管护

面积

管护到位率(%)

种植

面积

管护

面积

管护到位率(%)

种植

面积

管护

面积

管护到位率(%)

猕猴桃

全市

18.18

16.33

89.82

11.71

10.63

90.78

2.65

2.3

86.79

3.82

3.4

89.01

六枝

4.51

3.45

76.50

4.12

3.28

79.61

0.34

0.14

41.18

0.05

0.03

60.00

盘州

0.3

0.3

100.00

0.08

0.08

100.00

0.16

0.16

100.00

0.06

0.06

100.00

水城

13.17

12.41

94.23

7.51

7.27

96.80

1.95

1.83

93.85

3.71

3.31

89.22

钟山区

0.2

0.17

85.00

0.00

0.00

0.00

0.2

0.17

85.00

0.00

0.00

0.00

茶叶

全市

31.35

23.08

73.62

16.02

12.68

79.15

12.58

7.91

62.88

2.75

2.49

0.00

六枝

10.64

5.51

51.79

6.89

4.57

66.33

3.75

0.94

25.07

0.00

0.00

0.00

盘州

10.14

9.64

95.07

5.1

5.1

100.00

5.04

4.54

90.08

0.00

0.00

0.00

水城

10.35

7.79

75.27

3.92

2.94

75.00

3.69

2.36

63.96

2.74

2.49

90.88

钟山区

0.22

0.14

63.64

0.11

0.07

63.64

0.1

0.07

70.00

0.01

0.00

0.00

刺梨

全市

100.46

52.74

52.50

36.75

21.72

59.10

39.8

22.45

56.41

23.91

8.67

36.26

六枝

5.54

3.75

67.69

3.63

2.69

74.10

1.64

0.88

53.66

0.27

0.18

66.67

盘州

56.18

28.08

49.98

4.13

3.1

75.06

36.48

20.34

55.76

15.57

4.64

29.80

水城

38.53

20.73

53.80

28.96

15.93

55.01

1.68

1.23

73.21

7.89

3.67

46.51

钟山区

0.21

0.18

85.71

0.03

0.00

0.00

0.00

0.00

0.00

0.18

0.18

100.00

樱桃(车厘子)

全市

3.78

2.79

73.81

1.15

0.55

47.83

0.175

0.155

88.57

2.45

2.08

84.90

六枝

1.15

0.5

43.48

0.95

0.35

36.84

0.00

0.00

0.00

0.2

0.15

75.00

盘州

0.27

0.27

100.00

0.17

0.17

100.00

0.035

0.035

100.00

0.066

0.066

100.00

水城

2.23

1.91

85.65

0.00

0.00

0.00

0.08

0.08

100.00

2.15

1.83

85.12

钟山区

0.129

0.109

84.50

0.03

0.03

100.00

0.06

0.04

66.67

0.039

0.039

100.00

核桃

全市

83.77

34.34

40.99

1.96

1.48

75.51

17.01

7.27

42.74

64.8

25.59

39.49

六枝

24

10.37

43.21

0.84

0.76

90.48

0.00

0.00

0.00

23.16

9.61

41.49

盘州

33.38

11

32.95

0.00

0.00

0.00

16.53

7.00

42.35

16.85

4.00

23.74

水城

17.84

9.32

52.24

1.12

0.72

64.29

0.48

0.27

56.25

16.24

8.33

51.29

钟山区

8.55

3.65

42.6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8.55

3.65

42.69

其他

全市

--

--

--

--

--

--

--

--

--

--

--

--

六枝

32.02

18.78

58.65

2.42

1.72

71.05

0.28

0.2

77.9

29.32

14.85

57.45

盘州

37.1

29.34

79.08

21.14

20.09

95.03

11.8

5.5

46.6

4.16

3.75

90.14

水城

--

--

--

--

--

--

--

--

--

--

--

--

钟山

--

--

--

--

--

--

--

--

--

--

--

--

注:产业管护到位率指各产业在各生育期实施管护的面积占各产业总面积的百分比,管护包括除草、施肥、修枝整形、清园等。

二、产业管护典型做法及成效

(一)反租倒包,群众与合作社双赢。盘州市为推动辖区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重种植、轻管护”的现象,在丹霞镇开展“承包管护责任制”试点。平台公司、镇政府、村级合作社和承包方签订4方协议,平台公司出资,镇政府监督落实,村级合作社负责土地租金和劳务费发放,承包方负责具体管护。“反租倒包”管护模式,一是增强了产业管护效果,减轻了经营主体的管护压力;
二是有效解决合作社人力配置不足的难题,让合作社将更多精力放在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等攻坚难题之上,带活了合作社;
三是让群众既能获得土地流转费,又能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二)化整为零,提高管护效率。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种,核心在管,关键在人。一些经营主体针对产业实施面积大,统一管护效率低的问题,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管护方式,以管护方式创新来提高管护效率。如,六枝特区大用凉水井猕猴桃产业园、水城县倮么猕猴桃基地等,产业面积大,统一管护效率低,公司根据产业覆盖的村寨范围,将产业基地分为几个工区,每个工区设1名工区长(企业员工)和1名带班工头,工区长负责监督工作和技术培训,带班工头负责招聘工人和安排工作。这种管护模式,一是缓解了统一管护不易做到精细的难题,二是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三是有效地调动了产业布置地的人力资源。

(三)工酬结合,激发管护热情。目前,全市产业管护过程中,普遍采用点工(零时工)或月薪(固定用工)的方式,即按天或按月计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参与管护的群众为了能长时间有活干,存在在田间地头“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既耽误工期,造成劳动力不够的假象,又给企业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为此,一些企业根据工作差异,采用点工、计件等多种方式结合,极大地调动了管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猕猴桃施肥,以施肥株数及完成质量计酬,管护工人为了多挣钱,往往会加班加点的干活,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这种管护方式,一是缩短了管护工期,二是调动管护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三是提高了老百姓的务工收入。

(四)分级管理,压实管护责任。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规模化。但农业产业规模化后,做到管理精细化非常难。一些企业为了优化管理方式,采用管护三级责任制,即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工区长为第二责任人,施工人员为第三责任人,细化明确责任,分级负责。如,盘州市盘关天富刺梨园区,将3万多亩种植基地划分为数个工区,每个工区配备2个工区长。第一责任人不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针对问题调度安排工区长及时解决落实;
工区长根据各工区实际情况安排工人及工作,各工区长之间相互监督;
定期召开例会,工区长分析管护存在的问题,商讨论解决办法。这种管护模式,一是提高了管护精准度;
二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磨洋工”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林下套种,降低管护成本。全市农业特色产业以茶叶、刺梨、猕猴桃等长线产业为主导,这些产业种植行间距较大,容易杂草蔓延,既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管护的难度,也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些企业巧妙利用林下空间,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在林冠下开展多种产业经营,发展短线产业,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管护成本,做到林上林下两不误。如,贵州鸿森茶叶有限公司牛角村茶叶种植基地,在林下套种铁皮石斛、黄菊等,主导产业的“长”与林下经济的“短”相得益彰。这种管护模式,一是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二是拓宽了增收渠道,三是降低了管护成本。

(六)科技支撑,减少管护投入。从调研情况看,经营主体在产业布局后的资金投入主要是在管护上。部分企业为了减少管护投入,在引入科技手段上下功夫。如,六枝特区鸿森茶叶有限公司,在牛角村基地的200亩茶园安装了全自动喷灌设施,相比于人工实施浇灌,每天可节约劳动力用工10-15人次、节省劳务费700-1000元。盘州市民主镇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提高茶叶病虫害防治能力,安装了26个太阳能多功能扇吸式智能捕虫器,并配备诱虫板3000张,杀虫效果显著,不仅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为企业节省了不菲的农药物资费用。这种管护模式,一是解放了人力,减少了管护投入;
二是促进了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三是促进了产业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虽然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在管护上仍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选择不精准,导致管护激情不高。有些产业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受到基础条件限制,虽然形成规模,但不能形成产量,见不到效益。如,钟山区汪家寨镇新塘村发展的1000亩核桃,因为品种不适应,种植核桃长势虽好,但不挂果,未能产生效益,导致该产业被当地人称为“死火产业”。

(二)专业化管护队伍缺乏,导致产业管护压力大。一是临时性、季节性管护工人招用难。部分产业的特定管护环节对时间节点要求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管护,但往往在关键时间找不到工人,导致管护压力大,产业效益不高。如,盘州市民主镇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茶叶面积2000多亩,在早春茶采收季节常常找不到采茶工人,错过明前茶最佳采收期,导致早春茶下树率低。二是专业人才缺乏。部分产业对管护的技术要求高,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队伍才能完成管护,但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如,六枝特区大用园区车厘子基地,因缺乏专业管护人才指导,过量使用生物调节剂,造成树体发生药害,发生大量裂果现象,失去商品价值,种植户损失严重。

(三)经营主体资金压力大,导致管护有心无力。一些企业(合作社)实力不强,铺的摊子大,加上自身抵押物缺乏、信贷能力弱、融资渠道不宽,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管护工作有心无力。如,六枝特区落别乡纳骂村圆梦种养殖合作社种植的3000多亩刺梨,因为资金链断裂,管护跟不上,不得不移交给其他企业经营。又如,贵州鸿森茶叶公司经营采摘茶园约4000亩,每天约需用工500人,因资金压力大,支付农民报酬上存在困难,实际只有不到200人上山采茶,导致每天实采茶量仅达到应采茶量的30%左右。

(四)产销对接不顺畅,导致产业管护难持续。一是未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大部分农户或合作社未建立有效的产销对接机制,常常出现有产品但没有销路的问题,挫伤经营主体积极性,导致放弃管护。如,钟山区大河镇大箐村翔发合作社发展的葡萄产业,因为未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导致鲜果滞销、葡萄下树率低、加工产品难出售,该合作社2013年发展1000多亩的葡萄,目前在仅存约600亩,其中真正有管护的不足300亩。二是产销合作不紧密。一些合作社虽然与县区平台公司签订了销售合作协议,但销售量不大,产出和需求不匹配,产品滞销,经营主体自然也就没有了管护积极性。如,盘州市普古乡勒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通过当地平台公司帮助销售量不足20吨,不到总产量的2.5%。

(五)管护责任意识不强,导致管护工作落实不到位。一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管护措施,强化对产业后续管护的督导力度,千方百计确保产业种得下、管得好、效益高。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少数监督部门的监督责任落实力度不够,明知产业管护存在问题,但没有强有力的督促措施;
部分经营主体的管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深度不够,甚至搞“面子工程”。如,钟山区大河镇钟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葡萄400亩,对40亩基地核心区域以打造样板标准进行管护,但离核心区较远的部分管护较差,基地内杂草丛生,葡萄长势较差。

四、对策建议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生态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当前,六盘水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心已由扩大种植面积转向全面深化管护、提质增效的阶段,应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化管护工作,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强产业。在尊重经营主体意愿的基础上,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因地制宜选准替代产业,把能见效、早见效、能持久的优势产业补上去,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同时要加大替代产业后续管护,实现早达产、早见效。

(二)组建团队,强化技术服务强产业。一是针对各大产业管护需求,组建专业化工人队伍,选好用好产业管护人员,加强对所管护片区的日常巡护。二是强化市、县两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配齐配强乡、村两级技术员队伍,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解决产业种植管护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市、县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产业管护工作的指导帮助,积极帮助经营主体、管护队伍编制管护手册、管护方案。

(三)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题强产业。聚焦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无抵押等原因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用好政、银、企平台,让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主体“面对面”,创造条件提供更多信贷支持。探索同一产业打造同一品牌,形成规模效应,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加大推进项目落地投产力度,主动作为、主动出击,对有意向的涉农项目加大对接和服务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对未申请验收的涉农项目进行梳理,找准症结,限时整改,尽快完成验收工作,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四)面向市场,产销对接强产业。一是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引进优强企业、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积压的问题。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坚持市场导向,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充分挖掘市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食堂等需求,以销定产,推动产销匹配,形成稳定供应关系。三是创新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加大与贵阳市等地的合作,让农民安心种、安心养,不愁卖,把小农生产引入大市场。

(五)以短养长,以种代管强产业。根据长线产业特点,合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短线产业,发挥林下产业的生长优势来防草,利用林下产业的固氮作用来肥田,依靠林下产业的效益来弥补长线产业见效慢、见效难的问题。选择短线产业时,一是要面向市场,要既能种得出,还要卖得好,不能盲目跟风;
二是要不能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喧宾夺主。

(六)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强产业。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及技术服务责任落实到位,主体责任在经营主体,监督责任在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服务在市县两级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挂牌作战方式,将各基地网格化、工区化,在各个网格建立管护责任公示栏,标注基地(网格、工区)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人及电话;
监督单位,责任人及电话;
技术服务团队,团长(职称)及电话。制定管护记录表、监督记录表、技术服务记录表,做到各基地产业有管护,有监督,有技术服务。

(七)试点示范,借鉴经验强产业。一是市县两级结合实际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创新产业管护模式,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打造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以试点示范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管护工作。二是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到赴产业管护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开阔视野,借鉴经验,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推动工作。

(八)考核督查,追责问责强产业。一是强化督查考评,将全市产业管护纳入产业脱贫督查考核的重要工作之一。二是市、县两级产业督查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开展督查,及时掌握产业管护情况及存在问题,对管护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对不作为或乱作为、影响产业发展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追责问责,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