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6篇

时间:2023-10-27 18:00:07 来源:以智范文网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鲜事物,新观点,不同的理念层出不穷,而作为拥有最为活跃的思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6篇,供大家参考。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6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鲜事物,新观点,不同的理念层出不穷,而作为拥有最为活跃的思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大学生中有着明显的烙印,而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兼有着优点与缺点,积极地进步和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 相关概念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及相互影响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哲学思想的基础构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然或自发状态下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通过自觉学习修炼养成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异化和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二 现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问题,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观教育。 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 1.1 政治态度上积极向上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对近几年的政府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希望为社会尽一份公民责任。当代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的积极性还表现在他们在校期间积极的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关学者对国内 9 所高校调查显示:“29%的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3%的是入党积极分子”。由此看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1.2 道德上认识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履行意义的认识。现在高校基本都设立德育课程,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在当代大学校园里一直是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因此,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一般都很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宋英巨教授与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德芹教授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问题于 2008 年以问卷、座谈的方式对国内 11 所高校大学生作了专题调查工作。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认识很高,98%的学生选择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86%的学生选择不会在公共场所有乱丢垃圾、吐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59%学生对雷峰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与学习的态度,83%的人选择“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但是我要讲诚信”,19%的人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道德比知识更重要,80%的人选择知识和道德一样重要。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崇尚道德的力量,并亲身实践着社会道德的要求。 1.3 人生价值上注重奉献,合理索取

人生的价值,主要包含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占主导,“集体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人利益逐渐被人们认识,特别是我们的党和国家肯定并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种价值观,既有重奉献,轻索取的价值观,又有轻奉献重索取的价值观,也有奉献与索取一致的价值观,更有只为索取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绝大多数的他们在对待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上,其主流精神还是好的。他们既承认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同时又承认人生的自我价值应该得到实现和满足。据调查,大学生们在就“积极奉献, 合理索取”这一问题表明态度时, 有27.4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64.06%的人表示“同意”,只有7.21%只有的人表示“不同意”。这说明,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哲学。 1.4 学习意识日渐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和分配制度改革,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施展才能的机会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不满足在校地学习,积极到校外参与各种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学本领,多参与实践,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1.5 思维方式上更加理性

当代大学生拥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理性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例如,他们越来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国家的各项改革举措,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又如,在个人成才认识上,当代大学生不再过多的抱怨客观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从自身找原因,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本领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理性化。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日渐理性,婚姻家庭观念逐渐成熟的,所有这一切使人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一般都比较单一,“集体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统摄着整个社会,大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上实现个人利益绝对服从集体利益。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虽大部分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但是从思想上他们还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够得到实现,甚至有的当代大学生开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据有关调查显示,对于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人生话题,今天的大学生基本持赞成态度。而对代表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主导观念:“集体至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已占很大的比例。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原则不再绝对的信奉,而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主义的意识逐渐增强。

2.2 社会理想缺失,理想过分注重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在发挥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潜能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部分大学生对遥远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理会,他们关注的是实际的实惠。他们一般以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美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对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伟大社会理想则考虑较少。据有关调查表明: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 信仰共产主义的只占25%;面对全体学生的抽样调查中, 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 走向趋同”的占33.9%, 对此难以判断的占25%, 两项相加,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正确、思想模糊者占58.9%;在“ 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选项下, 不同意的占10.7%, 现在难以判断的占28.5%, 两项相加, 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正确、思想模糊者占39.2%。以上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于是,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有利的现实问题上,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了他们的人生理想。

2.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道德行为并不等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含义中我们看出,道德行为是个人将自身道德认识外化的结果,即是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却不容乐观,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实存在,如在校园内破坏公物、随处扔垃圾、考试作弊、吃饭不排队;公共场合异性互相搂抱、大声喧哗;在互联网上散播谣言、发布不良信息等等。有一项调查显示,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或者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却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下降到56.44%。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虽然在道德认识上比较清晰,但是在现实道德行为中又缺少自觉性和自律性。当代大学生的这些道德行为失范之处污染了社会精神文明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2.4 学习、择业观上呈现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当代大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高,但是他们的学习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认为对自己将来地考学、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课程上,如英语和计算机,而对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不够,甚至对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很少问津,对待这些课程,他们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强化记忆,只为 60 分合格。在择业问题上,当代大学生也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得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倾向较严重。在有关择业问卷调查中关于“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问题时,59.7%选择“发展前途”,15.2%的选择“单位效益”,9.7%的选择“福利待遇”,只有14.7%的选择“专业对口”。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地位、收入因素,较少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2.5 金钱观遭遇困境,拜金主义有一定市场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物质地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金钱和名利,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毕业就14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这些流行在校园里的口头禅,让不少人感慨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拜金”。另一方面,因贫困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屡见不鲜。2004 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事件”就是一起由家庭贫困导致个人心理出现问题,遂产生犯罪行为的悲剧。据有关机构对中国大学生金钱观调查显示的结果看,“仍有近三成的大学生‘拜金’”。这充分说明,部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过分看重,把金钱作为成功的标志,对金钱的错误摆位,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突出问题。 2.6 节约意识差,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2006 年 4 月 9 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2006 年 3 月份,武汉科技大学的 15 名学生组成调查组,着手调查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一个食堂一年倒掉的饭菜价值上百万元。这一数字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但是这仅仅是全国众多大学中的一所。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学校食堂里刚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饭菜只吃了几口;学校洗刷间里毁坏的水龙头哗哗地流却无人主动报告管理员;教室里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此外,大学生生日聚会、老乡会、同学聚会,请客吃饭现象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风气,甚至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摆阔气,与同学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钱去请客,一顿饭吃掉自己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此种种浪费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勤俭节约的光荣美德已经渐渐淡忘。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我们进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 成因的探究

1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首先,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这本身是对人自身的一次解放,但这也容易造成个人本位主义乃至极端个人主义,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次,市场经济是求利性经济。他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则易诱使人们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产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讲求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把经济领域中的这些原则误用到其他领域,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人际关系的嬗变,出现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的这些消极影响时刻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社会转型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只发生在经济或政治领域,还发生在思想领域,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和认同危机。社会转型从来都是与人们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辅相成的,社会转型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改变过程”。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我国在发展中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同时,西方的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被贩人了中国。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使其价值观的选择发生矛盾、混乱。

此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众传媒片面夸大金钱的作用,对经商、发财、高消费等进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论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深受影响,其价值观取向容易出现功利化、享乐化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不足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时代的价值观,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理应成为这种价值判断的窗口。但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却存在许多不足,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表现为:

其一,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一些教师却把课程当成了纯粹的理论课去讲。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根本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实际。但当前的教学却存在着脱离实际、内容空泛以及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不深、不透而无法进行个别性教育等诸多问题,使得教学成效不大。

其三,高校德育机制不健全,加之网络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高校旧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新的体系尚未健全,存在诸多弊端。此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无序性使得不良思想文化泛滥,这势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影响其价值观的变化

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一般处于18至23岁之间,社会经验较少,在考虑人生和社会时,其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绝对化、带有片面性。从大学生的心理来看,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极易导致行为选择上的偏差。但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建设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1.1 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护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在当今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能够使全国人民统一思想,避免思想动荡和社会混乱,也才能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也有利于大学生摆脱功利化的理想,树立起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会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民族氛围。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为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社会舆论氛围建设。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闭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战线,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等。因此,这些行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当前,网络文化充斥社会,但网络德育管理工作却十分薄弱,这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因此,要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网站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消极、腐朽、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优化网络环境。 高校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说,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须将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2.1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其教学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其业务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要在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的价值文化,同时,又要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要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说教,并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观念态度、言谈举止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示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的楷模。 2.2 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除了大楼、大师、大学生外,主要的还是其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培育校园文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既要加强校园精神氛围的建设,又要规范校园秩序、美化校园环境。这样,自然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往往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净化学生心灵创造条件。

2.3 积极开展实践锻炼,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使大学生感受社会现实,使其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

五 结语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认识上较高层次的东西,它关注和解决人的价值与精神、道德与信仰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灵魂的安宁与归宿,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对精神信仰的关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人生、有信仰的灵魂,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发展,必须致力于塑造、重构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时刻体现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要根据时代特点、世界形势、社会现实、个体特征等来选择取舍和实施坚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远,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研究,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必须长期坚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不仅因为它可以丰富和完善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成为道德高尚和信仰坚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期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李萍。赵允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引导。兰州学刊。2004(2)。196.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 3王兴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解析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6. 4张亚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原因及对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6)。197 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01 6 张宗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O03(3)。23-26 7 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0501 8 李德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及正确引导途径[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4)。65 9 周俊波。江苏省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调查分析[J]。江苏高教。2004(4)。91-92 10 武艳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及特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34 11 陈伟,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09-02(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2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长期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时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是一个半校园化半社会化的环境。在大学时期,大学生能够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决定今后的人生去向,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我们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由于社会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都还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所以,大学生决定价值取向刻不容缓。现在大学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地影响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金钱万能论和贪图享受成为许多学生的通病。网络曰:“宁愿躲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骑着自行车微笑”;托·杰弗逊有言: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在当代许多大学生眼里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腰缠万贯”。大学学习更多地是60分万岁和所谓的学习无用论。一词学习简而言之一个字“混”。而学校这样如此纯洁的地方也成为了婚姻介绍所和时尚的T台。对于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误区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金钱至上。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一心只为挣大钱而忽视学业,甚至于唯利是图,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拿大学生做兼职一事来说。适当的兼职活动不仅让我们体会到钱来之不易的重要性,而且锻炼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知识面。但是有些人却将其视为高于学业的主业,学习反而成为了副业。大学文凭也成为谋取金钱的跳板。

(2)、享乐至上。在2010年中国妇女网上广东曾发布《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中明确指出贪图享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误区。正所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这一点也算深有体会。现在的大学男生DOTA、女友基本可以覆盖其全部生活;化妆品、靓衣、男友也基本结束了大学女生的青春生涯。

(3)、功利至上与个人至上。许多大学生说话办事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比如在入党问题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一件要求积极进步的事情,却变成了他们日后择业竞争的筹码。这种带有功能性的选择令人堪忧。

我们只有勇敢的面对以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才不会为我们的青春蒙上一层阴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所谓的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校来说,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技能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能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工具,没有一技之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第三,培育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道德素养在社会的个领域运用人才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下的中国需要的就是具有高素质、高教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一个人都想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并不是在功名成就之时,而往往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生的困境如何选择时,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困难和挫折原本是一块试金石,测试着人生意志的硬度。因此, 遭遇坎坷时,悲观失望,随波逐流,都不可取;只有迎难而上,牢牢把握人生的航向才是明智之举。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们要明白怎样去‘奉献’,有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集体观念,很少有奉献精神,其实,他们完全不了解当代大学生。青年人大都满怀报国激情和人生理想,在这一群体中弘扬奉献精神,其实特别容易引起共鸣,但前提应该是方法得当、形式务实。现 在的年轻人对唱高调、说空话特别反感,形式主义的“奉献”是不可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每个大学生必须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大名鼎鼎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阳星星月亮,那么不能发巨大光亮的人,可不可以心里想着‘只做一支蜡烛也好’,照亮身边的一圈人,照亮身

边这个社会的角落?我认为这样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远大的志向。

再者,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此外,我们也要勇于创新,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深入研究,我们要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敢于深入的研究问,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树。大学生的我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学习专业课程外,实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我们而言,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如寒暑假、大的几个传统佳节到社会上找点兼职做,这样也对自己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个人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好处。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大学生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渊博、综合素质过高的人才,才能够在这个大千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推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应万分地珍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或许我们没什么大出息,可是我们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我们没很想发财却没有,但我们没偷没抢没骗没胡作非为,虽然不富裕,可我们还是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融洽——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张田欣同志曾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基本内容,结合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精辟地用“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这24个字作为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人生只有这短暂的几十年,青春更是短暂,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们实现价值观的保障。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而邹韬奋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光溜溜离开这个世界,一切个人的名利都是假的,唯独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真的。”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要实现的自我价值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理念的层出不穷,作为拥有最为活跃的思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在大学生中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同样存在着优点与缺点,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一)现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问题,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也是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观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

1。政治态度上积极向上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对近几年的政府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希望为社会尽一份公民责任,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看见,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2、 道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履行意义的认识。现在高校基本都设立德育课程,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在当代大学校园里一直是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因此,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一般都很高。很多学生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不会在公共场所有乱丢垃圾、吐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超过半数学生对雷峰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与学习的态度,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知识和道德一样重要。由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崇尚道德的力量,并亲身实践着社会道德的要求。

3、人生价值上注重奉献,合理索取人生的价值

主要包含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绝大多数的他们在对待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上,其主流精神还是好的。他们既承认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同时又承认人生的自我价值应该得到实现和满足,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哲学。

4。 学习意识日渐增强

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和分配制度改革,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施展才能的机会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不满足在校地学习,积极到校外参与各种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学本领,多参与实践,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5。 思维方式上更加理性

他们越来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国家的各项改革举措,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在个人成才认识上,当代大学生不再过多的抱怨客观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从自身找原因,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本领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充 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理性化。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日渐理性,婚姻家庭观念逐渐成熟的,所有这一切使人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虽大部分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但是从思想上他们还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够得到实现,甚至有的当代大学生开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当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原则不再绝对的信奉, 而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主义的意识逐渐增强。

2。社会理想缺失,理想过分注重实际

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在发挥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潜能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部分大学生对遥远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理会,他们关注的是实际的实惠。他们一般以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美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对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伟大社会理想则考虑较少。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于是,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有利的现实问题上,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学习、择业观上呈现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当代大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高,但是他们的学习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认为对自己将来地考学、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课程上,如英语和计算机,而对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不够, 甚至对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很少问津,对待这些课程,他们考试时“临时 抱佛脚” ,突击强化记忆,只为合格。在择业问题上,当代大学生也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得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倾向较严重。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地位、收入因素,较少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金钱观遭遇困境,拜金主义有一定市场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物质地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金钱和名利,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毕业就 14 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这些流行在校 ”。园里的口头禅,让不少人感慨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拜金” 。对金钱的错误摆位,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突出问题。

5。 节约意识差,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学校食堂里刚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饭菜只吃了几口; 学校洗刷间里毁坏的水龙头哗哗地流却无人主动报告管理员;教室里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此外,大学生生日聚会、老乡会、同学聚会,请客吃饭现象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风气,甚至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摆阔气,与同学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钱去请客,一顿饭吃掉自己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此种种浪费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勤俭节约的光荣美德已经渐渐淡忘。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我们进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 原因分析

1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但这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则易诱使人们急功近利、一切向钱 看,产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把经济领域中的这些原则误用到其他领域,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人际关系的嬗 变,出现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倾向。市场经济的这些消极影响时刻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转型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社会转型不只发生在经济或政治领域,还发生在思想领域,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和认同危机。社会转型从来都是与人们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我国在发展中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同时,西方的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 主义等也传入了中国。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使其价值观的选择发生矛盾、混乱。 此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众传媒片面夸大金钱的作用,对经商、发财、高消费等进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论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深受影响,其价值观取向容易出现功利化、享乐化倾向。

3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影响其价值观的变化 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一般处于18至23岁之间,社会经验较少,在考虑人生和社会时, 其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绝对化、带有片面性。从大学生的心理来看,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 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极易导致行为选择上的偏差。 但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 引导,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建设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护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在当今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能够使全国人民统一思想,避免思想动荡和社会混乱,也才能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会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民族氛围。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为在社会生活中确 定价值取向、作出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加强社会舆论氛围建设。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战线,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等。因此,这些行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网站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消极、腐朽、不健康 信息的传播,优化网络环境。

3 高校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说,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须将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高校教师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教师必须重视其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在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的价值文化,同时,又要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要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说教,并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示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的楷模。

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既要加强校园精神氛围的建设,又要规范校园秩序、美化校园环境。这样,自然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往往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净化学生心灵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实践锻炼,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可以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使大学生感受社会现实,使其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

五 结语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认识上较高层次的东西,它关注和解决人的价值与精神、 道德与信仰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问题。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灵魂的安宁与归宿,社会的 安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对精神信仰的关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人生、有信仰的灵魂,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发展,必须致力于塑造、重构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当代大学 生的影响作用时刻体现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需 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远,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成为道德高尚和信仰坚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期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作为东大学生,应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好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我们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 增强心理承受力, 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劳记“ 成由节俭,败由奢 ”、“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些古训,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我们美好的人生。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献上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4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长期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时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是一个半校园化半社会化的环境。在大学时期,大学生能够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决定今后的人生去向,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我们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由于社会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都还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所以,大学生决定价值取向刻不容缓。现在大学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地影响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金钱万能论和贪图享受成为许多学生的通病。网络曰:“宁愿躲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骑着自行车微笑”;托·杰弗逊有言: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在当代许多大学生眼里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腰缠万贯”。大学学习更多地是60分万岁和所谓的学习无用论。一词学习简而言之一个字“混”。而学校这样如此纯洁的地方也成为了婚姻介绍所和时尚的T台。对于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误区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金钱至上。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一心只为挣大钱而忽视学业,甚至于唯利是图,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拿大学生做兼职一事来说。适当的兼职活动不仅让我们体会到钱来之不易的重要性,而且锻炼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知识面。但是有些人却将其视为高于学业的主业,学习反而成为了副业。大学文凭也成为谋取金钱的跳板。

(2)、享乐至上。在2010年中国妇女网上广东曾发布《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中明确指出贪图享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误区。正所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这一点也算深有体会。现在的大学男生DOTA、女友基本可以覆盖其全部生活;化妆品、靓衣、男友也基本结束了大学女生的青春生涯。

(3)、功利至上与个人至上。许多大学生说话办事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比如在入党问题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一件要求积极进步的事情,却变成了他们日后择业竞争的筹码。这种带有功能性的选择令人堪忧。

我们只有勇敢的面对以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才不会为我们的青春蒙上一层阴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所谓的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校来说,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技能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能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工具,没有一技之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第三,培育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道德素养在社会的个领域运用人才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下的中国需要的就是具有高素质、高教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一个人都想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并不是在功名成就之时,而往往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生的困境如何选择时,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困难和挫折原本是一块试金石,测试着人生意志的硬度。因此, 遭遇坎坷时,悲观失望,随波逐流,都不可取;只有迎难而上,牢牢把握人生的航向才是明智之举。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们要明白怎样去‘奉献’,有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集体观念,很少有奉献精神,其实,他们完全不了解当代大学生。青年人大都满怀报国激情和人生理想,在这一群体中弘扬奉献精神,其实特别容易引起共鸣,但前提应该是方法得当、形式务实。现 在的年轻人对唱高调、说空话特别反感,形式主义的“奉献”是不可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每个大学生必须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大名鼎鼎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阳星星月亮,那么不能发巨大光亮的人,可不可以心里想着‘只做一支蜡烛也好’,照亮身边的一圈人,照亮身

边这个社会的角落?我认为这样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远大的志向。

再者,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此外,我们也要勇于创新,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深入研究,我们要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敢于深入的研究问,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树。大学生的我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学习专业课程外,实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我们而言,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如寒暑假、大的几个传统佳节到社会上找点兼职做,这样也对自己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个人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好处。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大学生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渊博、综合素质过高的人才,才能够在这个大千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还有,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推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应万分地珍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或许我们没什么大出息,可是我们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我们没很想发财却没有,但我们没偷没抢没骗没胡作非为,虽然不富裕,可我们还是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融洽——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张田欣同志曾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基本内容,结合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精辟地用“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这24个字作为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人生只有这短暂的几十年,青春更是短暂,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们实现价值观的保障。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而邹韬奋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光溜溜离开这个世界,一切个人的名利都是假的,唯独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真的。”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要实现的自我价值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鲜事物,新观点,不同的理念层出不穷,而作为拥有最为活跃的思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大学生中有着明显的烙印,而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兼有着优点与缺点,积极地进步和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 相关概念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及相互影响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哲学思想的基础构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然或自发状态下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通过自觉学习修炼养成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异化和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二 现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问题,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观教育。 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 1.1 政治态度上积极向上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对近几年的政府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希望为社会尽一份公民责任。当代大学生在政治态度上的积极性还表现在他们在校期间积极的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有关学者对国内 9 所高校调查显示:“29%的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3%的是入党积极分子”。由此看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1.2 道德上认识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履行意义的认识。现在高校基本都设立德育课程,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在当代大学校园里一直是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因此,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一般都很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宋英巨教授与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德芹教授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问题于 2008 年以问卷、座谈的方式对国内 11 所高校大学生作了专题调查工作。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道德认识很高,98%的学生选择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86%的学生选择不会在公共场所有乱丢垃圾、吐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59%学生对雷峰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与学习的态度,83%的人选择“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但是我要讲诚信”,19%的人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道德比知识更重要,80%的人选择知识和道德一样重要。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崇尚道德的力量,并亲身实践着社会道德的要求。 1.3 人生价值上注重奉献,合理索取

人生的价值,主要包含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占主导,“集体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人利益逐渐被人们认识,特别是我们的党和国家肯定并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种价值观,既有重奉献,轻索取的价值观,又有轻奉献重索取的价值观,也有奉献与索取一致的价值观,更有只为索取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绝大多数的他们在对待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上,其主流精神还是好的。他们既承认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同时又承认人生的自我价值应该得到实现和满足。据调查,大学生们在就“积极奉献, 合理索取”这一问题表明态度时, 有27.47%的人表示“非常同意”,有64.06%的人表示“同意”,只有7.21%只有的人表示“不同意”。这说明,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哲学。 1.4 学习意识日渐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和分配制度改革,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施展才能的机会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不满足在校地学习,积极到校外参与各种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学本领,多参与实践,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1.5 思维方式上更加理性

当代大学生拥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理性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例如,他们越来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国家的各项改革举措,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又如,在个人成才认识上,当代大学生不再过多的抱怨客观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从自身找原因,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本领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理性化。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日渐理性,婚姻家庭观念逐渐成熟的,所有这一切使人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一般都比较单一,“集体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统摄着整个社会,大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上实现个人利益绝对服从集体利益。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虽大部分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但是从思想上他们还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够得到实现,甚至有的当代大学生开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据有关调查显示,对于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人生话题,今天的大学生基本持赞成态度。而对代表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主导观念:“集体至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已占很大的比例。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原则不再绝对的信奉,而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主义的意识逐渐增强。

2.2 社会理想缺失,理想过分注重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在发挥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潜能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部分大学生对遥远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理会,他们关注的是实际的实惠。他们一般以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美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对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伟大社会理想则考虑较少。据有关调查表明: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 信仰共产主义的只占25%;面对全体学生的抽样调查中, 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 走向趋同”的占33.9%, 对此难以判断的占25%, 两项相加,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正确、思想模糊者占58.9%;在“ 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选项下, 不同意的占10.7%, 现在难以判断的占28.5%, 两项相加, 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不正确、思想模糊者占39.2%。以上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于是,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有利的现实问题上,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了他们的人生理想。

2.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道德行为并不等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含义中我们看出,道德行为是个人将自身道德认识外化的结果,即是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在道德行为实践中却不容乐观,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实存在,如在校园内破坏公物、随处扔垃圾、考试作弊、吃饭不排队;公共场合异性互相搂抱、大声喧哗;在互联网上散播谣言、发布不良信息等等。有一项调查显示,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或者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却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下降到56.44%。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虽然在道德认识上比较清晰,但是在现实道德行为中又缺少自觉性和自律性。当代大学生的这些道德行为失范之处污染了社会精神文明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2.4 学习、择业观上呈现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当代大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高,但是他们的学习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认为对自己将来地考学、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课程上,如英语和计算机,而对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不够,甚至对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很少问津,对待这些课程,他们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突击强化记忆,只为 60 分合格。在择业问题上,当代大学生也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得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倾向较严重。在有关择业问卷调查中关于“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问题时,59.7%选择“发展前途”,15.2%的选择“单位效益”,9.7%的选择“福利待遇”,只有14.7%的选择“专业对口”。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地位、收入因素,较少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2.5 金钱观遭遇困境,拜金主义有一定市场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物质地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金钱和名利,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毕业就14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这些流行在校园里的口头禅,让不少人感慨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拜金”。另一方面,因贫困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现象在大学生中也屡见不鲜。2004 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事件”就是一起由家庭贫困导致个人心理出现问题,遂产生犯罪行为的悲剧。据有关机构对中国大学生金钱观调查显示的结果看,“仍有近三成的大学生‘拜金’”。这充分说明,部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过分看重,把金钱作为成功的标志,对金钱的错误摆位,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突出问题。 2.6 节约意识差,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2006 年 4 月 9 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2006 年 3 月份,武汉科技大学的 15 名学生组成调查组,着手调查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一个食堂一年倒掉的饭菜价值上百万元。这一数字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但是这仅仅是全国众多大学中的一所。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学校食堂里刚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饭菜只吃了几口;学校洗刷间里毁坏的水龙头哗哗地流却无人主动报告管理员;教室里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此外,大学生生日聚会、老乡会、同学聚会,请客吃饭现象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风气,甚至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摆阔气,与同学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钱去请客,一顿饭吃掉自己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此种种浪费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勤俭节约的光荣美德已经渐渐淡忘。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我们进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 成因的探究

1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首先,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它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这本身是对人自身的一次解放,但这也容易造成个人本位主义乃至极端个人主义,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次,市场经济是求利性经济。他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期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则易诱使人们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产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讲求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等价交换等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把经济领域中的这些原则误用到其他领域,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人际关系的嬗变,出现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的这些消极影响时刻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社会转型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只发生在经济或政治领域,还发生在思想领域,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和认同危机。社会转型从来都是与人们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辅相成的,社会转型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改变过程”。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我国在发展中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同时,西方的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被贩人了中国。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使其价值观的选择发生矛盾、混乱。

此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众传媒片面夸大金钱的作用,对经商、发财、高消费等进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论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深受影响,其价值观取向容易出现功利化、享乐化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不足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时代的价值观,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理应成为这种价值判断的窗口。但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却存在许多不足,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表现为:

其一,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一些教师却把课程当成了纯粹的理论课去讲。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根本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实际。但当前的教学却存在着脱离实际、内容空泛以及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不深、不透而无法进行个别性教育等诸多问题,使得教学成效不大。

其三,高校德育机制不健全,加之网络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高校旧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新的体系尚未健全,存在诸多弊端。此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无序性使得不良思想文化泛滥,这势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影响其价值观的变化

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一般处于18至23岁之间,社会经验较少,在考虑人生和社会时,其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绝对化、带有片面性。从大学生的心理来看,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极易导致行为选择上的偏差。但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建设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1.1 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护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在当今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能够使全国人民统一思想,避免思想动荡和社会混乱,也才能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也有利于大学生摆脱功利化的理想,树立起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会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民族氛围。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为在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社会舆论氛围建设。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闭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战线,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等。因此,这些行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当前,网络文化充斥社会,但网络德育管理工作却十分薄弱,这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因此,要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网站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消极、腐朽、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优化网络环境。 高校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说,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须将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2.1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其教学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其业务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要在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的价值文化,同时,又要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要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说教,并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观念态度、言谈举止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示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的楷模。 2.2 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除了大楼、大师、大学生外,主要的还是其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培育校园文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既要加强校园精神氛围的建设,又要规范校园秩序、美化校园环境。这样,自然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往往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净化学生心灵创造条件。

2.3 积极开展实践锻炼,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使大学生感受社会现实,使其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

五 结语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认识上较高层次的东西,它关注和解决人的价值与精神、道德与信仰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灵魂的安宁与归宿,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对精神信仰的关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人生、有信仰的灵魂,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发展,必须致力于塑造、重构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时刻体现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要根据时代特点、世界形势、社会现实、个体特征等来选择取舍和实施坚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远,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研究,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必须长期坚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不仅因为它可以丰富和完善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成为道德高尚和信仰坚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期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李萍。赵允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引导。兰州学刊。2004(2)。196.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 3王兴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解析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6. 4张亚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原因及对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6)。197 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0501 6 张宗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O03(3)。23-26 7 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0501 8 李德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及正确引导途径[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4)。65 9 周俊波。江苏省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调查分析[J]。江苏高教。2004(4)。91-92 10 武艳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及特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34 11 陈伟,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09-02(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精选篇6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理念的层出不穷,作为拥有最为活跃的思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在大学生中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同样存在着优点与缺点,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一)现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问题,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也是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正确回答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价值观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

1。政治态度上积极向上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对近几年的政府工作给以充分肯定。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并希望为社会尽一份公民责任,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看见,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2、 道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履行意义的认识。现在高校基本都设立德育课程,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在当代大学校园里一直是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因此,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一般都很高。很多学生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不会在公共场所有乱丢垃圾、吐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超过半数学生对雷峰人物的看法是持肯定、尊重与学习的态度,认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知识和道德一样重要。由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崇尚道德的力量,并亲身实践着社会道德的要求。

3、人生价值上注重奉献,合理索取人生的价值

主要包含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绝大多数的他们在对待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上,其主流精神还是好的。他们既承认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同时又承认人生的自我价值应该得到实现和满足,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信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哲学。

4。 学习意识日渐增强

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和分配制度改革,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施展才能的机会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不满足在校地学习,积极到校外参与各种能够锻炼自己能力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多学本领,多参与实践,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5。 思维方式上更加理性

他们越来越能客观、理性的看待国家的各项改革举措,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或者是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不再偏激,而是表示理解;在个人成才认识上,当代大学生不再过多的抱怨客观外在因素的不利,而是更多的是从自身找原因,他们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真本领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这充 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理性化。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式上日渐理性,婚姻家庭观念逐渐成熟的,所有这一切使人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向上的,部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虽大部分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但是从思想上他们还是期望自身利益能够得到实现,甚至有的当代大学生开始崇尚“合理的利己主义”。当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原则不再绝对的信奉, 而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个人主义的意识逐渐增强。

2。社会理想缺失,理想过分注重实际

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在发挥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潜能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部分大学生对遥远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理会,他们关注的是实际的实惠。他们一般以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美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对共产主义事业这样的伟大社会理想则考虑较少。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理想不再抱有充足的信心,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于是,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有利的现实问题上,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学习、择业观上呈现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当代大学生虽然学习积极性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高,但是他们的学习却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认为对自己将来地考学、工作、生活更重要的课程上,如英语和计算机,而对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视不够, 甚至对一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课程很少问津,对待这些课程,他们考试时“临时 抱佛脚” ,突击强化记忆,只为合格。在择业问题上,当代大学生也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得较多,且功利化、世俗化倾向较严重。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地位、收入因素,较少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金钱观遭遇困境,拜金主义有一定市场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物质地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金钱和名利,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毕业就 14 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这些流行在校 ”。园里的口头禅,让不少人感慨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拜金” 。对金钱的错误摆位,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突出问题。

5。 节约意识差,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浪费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学校食堂里刚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在餐桌上,不可口的饭菜只吃了几口; 学校洗刷间里毁坏的水龙头哗哗地流却无人主动报告管理员;教室里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此外,大学生生日聚会、老乡会、同学聚会,请客吃饭现象已成为校园内的一种风气,甚至有些同学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摆阔气,与同学攀比,不惜拿父母的血汗钱去请客,一顿饭吃掉自己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此种种浪费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节约意识越来越淡薄,勤俭节约的光荣美德已经渐渐淡忘。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我们进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依据。

三 原因分析

1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但这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则易诱使人们急功近利、一切向钱 看,产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把经济领域中的这些原则误用到其他领域,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人际关系的嬗 变,出现平面化、功利化、淡薄化的倾向。市场经济的这些消极影响时刻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转型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社会转型不只发生在经济或政治领域,还发生在思想领域,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和认同危机。社会转型从来都是与人们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我国在发展中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同时,西方的一些消极、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 主义等也传入了中国。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全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使其价值观的选择发生矛盾、混乱。 此外,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大众传媒片面夸大金钱的作用,对经商、发财、高消费等进行大肆渲染,一些不良思想、言论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深受影响,其价值观取向容易出现功利化、享乐化倾向。

3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影响其价值观的变化 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一般处于18至23岁之间,社会经验较少,在考虑人生和社会时, 其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绝对化、带有片面性。从大学生的心理来看,他们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 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极易导致行为选择上的偏差。 但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 引导,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建设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护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在当今思想观念多样化的社会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能够使全国人民统一思想,避免思想动荡和社会混乱,也才能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能够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也会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民族氛围。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为在社会生活中确 定价值取向、作出价值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明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之亦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加强社会舆论氛围建设。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战线,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等。因此,这些行业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旋律,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加强网络德育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网站把握好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消极、腐朽、不健康 信息的传播,优化网络环境。

3 高校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地。可以说,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因此,高校必须将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高校教师是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教师必须重视其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在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的价值文化,同时,又要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要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避免空泛的说教,并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以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示范行为成为学生价值观的向导、道德的楷模。

培育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陶冶其情操,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既要加强校园精神氛围的建设,又要规范校园秩序、美化校园环境。这样,自然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往往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为净化学生心灵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实践锻炼,实现“知行合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可以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使大学生感受社会现实,使其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

五 结语

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认识上较高层次的东西,它关注和解决人的价值与精神、 道德与信仰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形而上的问题。 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灵魂的安宁与归宿,社会的 安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对精神信仰的关注和追求,因此,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意义的生命、有价值的人生、有信仰的灵魂,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发展,必须致力于塑造、重构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当代大学 生的影响作用时刻体现在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之中。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需 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塑造任重道远,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成为道德高尚和信仰坚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期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作为东大学生,应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好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我们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 增强心理承受力, 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劳记“ 成由节俭,败由奢 ”、“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些古训,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我们美好的人生。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献上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