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电影观后感范本四篇,供大家参考。
从工人罢工反抗到江西南武装起义,从笔杆子到枪杆子,每一次的反抗都体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抬起头来所作出的努力和决心。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2021建党百年献礼片《1921》电影观后感范文四篇。
看完电影《1921》了,百味杂陈,百感交集。
1921年一大的召开——不好拍,真的不好拍。这段历史在课本里的记载是标准的一整段话,包括时间,地点,转折,参加的人物和确定的纲领。
可事实上为什么在1921年,为什么在上海,为什么是他们代表全国参加,为什么开会中间出现了密探又转移到了南湖,他们最后又去了哪里?
很多人大概率说不上来。
在1921年召开,是巧合也是必然。1912年民国成立,但是不久之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这是我们熟悉背诵的历史。从1912到1921年,短短的9年时间里,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南北对峙一直到外交失败。
从清末开始的思潮,到这一刻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关于中国的未来应该走向何方有很多种想法,共产主义是其中的一种。而就是这一派,最终带领中国走向了成功。
为什么在上海召开?因为上海是各界汇聚的地方,法租界英租界公共租界,在这里思想传播有着一定的优势,在这里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
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会议,电影里也交代了他彼时正在广州,受孙中山相邀创办新学。因此由包惠僧受陈独秀指派代表参加。
为什么中间有密探?密探来自两方,一方是针对共产国际马林进行的追捕,另一方是日本特高课针对日本激进共产主义分子的追捕。
两方追捕行动跟一大没有明显的交集,但是却编织出了一大召开时上海乃至全世界反共的氛围。
代表们没有做什么,但是敌人视他们如水火。
一大的代表们陷入危机不是飞来横祸,而是全世界共产主义信仰者必须面对的考验。与敌人的这番交集险些让他们陷入困境,也让观众最后为他们的成功摆脱而感到幸运。
电影着重刻画了一大代表里的各色人物,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王仁君的毛泽东。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交汇,而没有台词但是有设计的画面最容易让观众心里莫名的触动。电影里有一段年轻的润之奔跑,用了蒙太奇手法把两个时期的润之交叠。
在1921年的毛润之,在大上海的灯红酒绿里被人群往前推着,差点误入一个晚宴,却在门口被粗鲁的保卫拦了下来。
那是一个法国人的宴会,里面灯火通明,外面老百姓正在受苦,但是眼巴巴的看着这一切。
润之看了宴会,看了天空,看了大上海,开始往他住的地方跑。
他一边跑一边在想什么呢?在想未来。
镜头一转叠化到他跑出湖南,从父亲的安排里跑出去的时刻。甚少故事交代他的这段经历,交代他从封建家庭里跑出来的过往。
跑步是向前的,奔跑是带着力量的。无需台词,这个未来的领导者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更不用说在会议期间他展现出来的智慧和魄力。
有些故事在后面发生,但是有些细节可以在前面交代。
一大过后,有很多人牺牲了。
一百年后,我们站在今天,回首这段历史。
不好拍,很难拍,但是必须得拍。必须得走进他们,了解他们,才明白这百年征程是何等艰辛。
幸福生活不是从天而降的,是先辈们争取来的,是我们要接过接力棒继续奋斗的。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谨在此想对这个一百岁的政党说,生日快乐!未来我们依然奋斗前进!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
强国之路在探索的脚步声中不断延伸,富强的梦想一天天实现。大庆油田灯火辉煌,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蘑菇云直冲云霄,虽然强国之路有过曲折,但探索的脚步从未停下,绚丽的紫荆花和醉人的金莲绽露出久违的笑脸。申奥、申博成功、加入世贸……中华大地喜事连连。“七一”宣言汇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东方地平线上一轮不落的红日。
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的,党一百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一百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电影《1921》以时间为轴,以各方势力动态为素材,为我们呈现了1921年的“全景”。下面就挑了其中几个点,说说自己不成熟的小感受。
曾经的秀才,如今的革命者
何叔衡,1902年考中秀才,而后愤于衙门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于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蔡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并参加革命。
影片中的何叔衡被好友们称作何胡子,初看时他颇具旧时先生气质,身着长马褂,戴着小黑帽,站在围观焚书人群中痛心疾首,而后愤然站出慷慨激昂。
再见他出境时,是前往上海参加一大会议的汽车上,镜头在穿着西装和皮鞋的行人和他之间来回切换。短短的小片段,旧时读书人面对新式的冲击,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不安又坚定。
第三次出境是在女校中停电夜谈,众人好奇着这个比他们年长十多二十岁的旧时秀才的故事,想听他为什么要入党参加革命。“以前有个同乡中举面了慈禧,我们就问他慈禧张什么样呢?同乡说,我们都跪着不能抬头。”他干革命,是为了能让读书人抬起头来,更加体面,更加自由。
当听着何叔衡在电影里讲出这段话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回想起小时候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更觉得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才知何为挺直腰杆。
2.世界的参差,法国国庆日的狂欢
整部影片要说最华丽夺目的场景,我一定要给法国国庆日那一晚的“大世界”投一票。身着华服的异国人,拿着自己国家国旗和气球在街头行走,曼妙的歌声伴随着让人沉沦的华灯,远处的烟火砰砰,舞台上的小丑使尽全力表演……“东方巴黎”在这一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另一边的镜头里,是新奇后稍显愤怒和迷茫的年轻人,通过他的脚步,回到那个停电了的女校住处。
繁华热闹与落寞清冷,欢声笑语和摸黑夜聊,无声的对比透露着国家之间的参差,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无力感涌上心头,此时更知革命的意义。
3.站在屋顶,拥抱晨曦
作为这部剧戏份较多的一组演员,黄轩和倪妮这一组以参会人员的角度展示了共产主义思想对当时文人的影响。
平日里看着斯斯文文的李达,在一念到共产主义相关内容时便会慷慨激昂,会为改一个翻译词汇涉险通知,会为未来发展和国际代表据理力争……
而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李达与王会悟搬到新家时时和对面的小女孩对望,是李达通宵翻译后站到屋顶,橙色的阳光刚好铺到他笑得和煦温柔的倦容上,是李达教王会悟怎么和女校校长沟通时揉脸的宠爱……
高高的屋顶上,阳光刚刚冒出头来,屋对面的小女孩眼睛清澈,路上来往车辆的小铃铛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一切看起来那么平和安宁,充满希望。
电影《1921》的内容远不止如此,他从多个层面全维度地展示了1921年一大召开前后的情景。从学生运动到工人罢工,从军阀势力到租界异国,从国际共产组织到全国各地党员,从……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活着本就不易,而要挺直腰杆怎么活下去更是艰难。但在这一片茫茫深雾中,一切有了新的方向。
看完电影后,我在想要怎么给身边的人介绍这部电影呢?
或许你是小粉丝,《1921》里面基本每一分钟出现一个叫得上名字的明星,出现时长较多的有陈坤、黄轩、倪妮、倪大红等演技扎实的演员。
或许你是电影爱好者,这部影片的摄影指导可是曹郁,拍出来的画面恢宏大气,一段混入法国人群中,看到法国民众庆祝国庆的游行而后在上海奔跑的镜头简直可以封神。
或许……
但这终究是一段我们不能忘怀的历史,在衣食无忧、祖国安定的当下,曾经的血与火才在今天格外鲜艳。
致敬为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和牺牲的每一位革命先烈。
从工人罢工反抗到江西南武装起义,从笔杆子到枪杆子,每一次的反抗都体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抬起头来所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虽然电影时长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却能完全感受到当时先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排除万难,不畏艰辛,没有经济,各方势力的支持,仅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先进的思想,团结所有先进积极分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有了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
至建党100年以来,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翻奴隶制,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让人民当家作主,使中国一步步实现富强 民主 自由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43年后的今天成功的摘掉了脱贫的帽子,中国14亿人,“世界人口第一国”,从最开始的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地主的剥削,人民连肚子都吃不饱,到后来人民翻身做主人,全国实现脱贫,摘掉脱贫的帽子,这其中的艰辛和努力难以想象。这些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指引和先辈们用鲜血开辟出来的道路。
我们现在的安逸稳定不被战火所纷扰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支持,是国家保护了我们!
我爱中国,我热爱我的国家。没有国那有家。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我的一切
再次致敬每一位的革命前辈并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