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在世界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仍存在商品结构单一、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世界和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分析,认为应以创意要素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创意产业向传统制造业渗透,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意产业链和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创意产业;
国际贸易;
服务贸易;
经济结构调整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网络可接入性的提高,以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符号为生产对象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正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点。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很快,在创意产业的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创意产业覆盖了从民间艺术、文化习俗、节庆用品、音乐、书籍、绘画、表演等传统产业,到电影、广播电视、数字动画、视频游戏、电脑软件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建筑、广告、会展等服务产业。目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按1996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以下简称《协调制度》或HS)将创意产业可贸易产品分为7大类,涉及236个《协调制度》6位数级子目号列。其中设计类产品139个,艺术品和手工艺品48个,视觉艺术类产品19个,出版发行类产品18个,音乐类产品7个,新媒体类产品3个,影视类产品2个。本文将采用UNCTAD数据库1996-2006年间的统计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对我国及世界的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为美元现值)。
二、世界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结构和趋势分析
(一)商品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产品结构相对稳定
近年来,世界贸易中创意产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世界创意产业商品贸易1996年的出口总额为1892.14亿美元,2005年为3354.94亿美元,2006年有所回落为3049.07亿美元,10年来贸易规模增加了70%,如表1所示。
从贸易的产品结构来看,1996-2006年间贸易结构相对稳定,变化不大。7大类产品中份额最大的是设计类产品,从1996年的63.26%上升到2006年的65.01%;
份额列第2的是出版发行类产品,由于网络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份额由17.0%下降到12.96%,但仍位列第2;
视觉艺术类产品的份额由5.46%上升到7.5%,从第4位的上升到第3位;
而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由7.79%下降到6.06%,位次降为第4;
份额最小的3类分别为新媒体类产品、音乐类产品、影视产品,这3类产品的份额都略有增长,但排序不变。2006年这3类产品的贸易份额分别为4.50%、3.75%和0.21%。
(二)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
1996-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率为6.05%,进入21世纪以来增速加快,2000-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8.67%。同期发达国家创意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增长为7.84%,进口增长8.42%;
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9.67%,进口增长6.12%,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反映在贸易总额上,发达国家的份额由1996年的70.3%下降到2006年的59%,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包括转型国家,下同)的份额却由29.6%上升到41%。
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仍然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特别是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发达国家优势巨大。2006年发达国家在影视、音乐、出版类产品和视觉艺术类产品上占绝对优势,出口份额分别为96.4%、92.2%、83.2%和73.9%。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项目为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占出口份额的60.1%;
另外,新媒体占51.4%,设计类产品占47.1%,也有一定的优势。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设计类和新媒体类产品中建筑、时尚、玻璃制品、室内装潢、珠宝、玩具、音像教学媒体、电子游戏机等产品均为智力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同种产品的生产上承担不同的国际分工,而在这些产品上平分秋色。
(三)创意产业服务贸易占比逐年提高
商品贸易仍然占据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绝大多数份额,但创意服务的比重在逐渐增加。1996年创意产业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额为2275亿美元,其中创意服务出口额为382亿美元,占16.82%,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2.87%;
2005年创意产业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额为4244亿美元,其中创意服务出口额为889亿美元,占20.96%,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3.50%。10年间,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增长了86.55%,其中创意服务出口增长了132.72%,年均增长率为8.8%,明显快于创意产业国际贸易中商品贸易6.0%的增长率。
三、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特点
(一)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在我国的创意商品出口中,设计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10年来一直在75%-80%之间徘徊。列入统计的设计类产品包括时尚产品、室内装饰装潢用品、玩具、珠宝和建筑设计图纸等5大类产品,共涉及139个6位数HS编码。其中只有建筑设计图纸属于物化的服务,但只涉及6位数HS编码(4906.00)。2006年我国此项目的出口为1440.6万美元,进口为954.5万美元,进出口总额仅为0.239亿美元,其贸易规模和所占的比例都较小。创意商品大部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其上游的产品设计开发和下游的营销均掌握在外商手中;
虽然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为这些产品的加工、装配提供了成本优势,但所获得的价值增值却非常低。
在出口份额中列第2的商品为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这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2006年所占比重为9.58%。同设计类产品一样,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的生产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基本上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看到,设计类产品、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虽然在出口总额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正在缓慢下降,两者的总份额已经从1996年的91.7%下降到2006年的84.7%,反映出其他新兴的创意产品的出口份额正在增长。
(二)商品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我国的异军突起是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一大亮点,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拉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我国在世界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1996年的9.74%扩大到2006年的22.95%,出口额位列世界第1。其中,商品进出口增幅明显大于进口增幅,贸易顺差持续扩大。1996年创意产业商品贸易顺差为160.97亿美元,2006年扩大到685.54亿美元,增加了2.79倍。同期我国商品贸易的总顺差从122.15亿美元扩大到1777.75亿美元,某些年份的商品贸易总顺差甚至小于创意产业商品贸易的顺差。直到2005年,商品贸易总顺差才大幅度超过创意产业的商品贸易顺差,但2006年创意产业商品贸易顺差仍占我国商品贸易总顺差的37%。这一方面说明了创意产业的商品出口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和贸易顺差的稳定来源,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制造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商品贸易顺差项目的增多。
(三)创意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列入统计的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有:版权和授权许可,广告、市场和民意调查,建筑、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影视及相关服务,研发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我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7年的19.45亿美元,持续增长到2005年的75.57亿美元,贸易差额从1997年的-6.47亿美元,持续扩大到2005年的-48.23亿美元。同我国2005年14219.06亿美元的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和102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顺差相比,创意产业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和逆差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我国当期总规模为1570.82亿美元、贸易差额为-92.64亿美元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创意服务贸易的逆差所占比例过大,而且几乎全部来源于版权和授权许项目,反映出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存在着较严重的进口依赖。
四、对策及结论
(一)将文化创意同丰富的人力资源结合起来,以创意带动商品的生产和贸易
如前所述,许多创意产品在将创意设计、文化元素物化的过程中,需要劳动力要素的密集投入。我国有13亿人口,劳动力资源禀赋极为丰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是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经之路。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并非要消灭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相反,将创意要素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传统的优势产业中,以创意要素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创意产业向制造业的渗透,是避免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促进经济和贸易持续增长的有效方法。通过工业设计、广告等创意部门,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加入到传统制造业中,以创意要素的投入带动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创意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把我国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世界创意和设计的中心。
(二)将创意产业的发展同现代服务业的建立结合起来
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涵和外延上有较大的交集。一些服务业本身就属于创意产业,他们的产出是无形的服务,或者以物化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动漫、影视、音乐等产业;
另一些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其产出作为创意产业的要素投入,促成了创意产业和产品的孵化和形成,如广告、营销、工业设计、技术咨询、软件设计等产业。发达国家正向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其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项目。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实现了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一些地区也相继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将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北京还率先建立了创意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特别是将两者结合,统筹规划,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一个适合创意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内外环境
文化创意是一项运用知识和智力的创造活动,要求一个相对宽松、平静的发展环境,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少干预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文化创意作为一种广义的知识外化,必然具有知识外溢的属性,创意产业会产生显著的正外部经济,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极易被仿制和盗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意产业又需要政府的管制。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协调国际贸易政策、消除贸易壁垒、保护企业利益等方面,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并通过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对创意产业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鼓励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鼓励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整个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UNCTAD.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M].UNCTAD,2008.
2、CUNNINGHAM S.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4(1).
3、曹海峰.从经济全球化看中国创意产业研究的意义[J].兰州学刊,2007(5).
4、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5、曲如晓,颜莹.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J].国际经济合作,2008(9).
6、隋新,张永庆.创意产业研究理论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8(2).
(作者简介:何伟,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
常琛,天津农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