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大有学问、有大学问。所以,学习公文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经验告诉我们,要一步步走向成功,可以先把大目标细分为能够较快执行出结果的小任务,再为目标设定“1—2—3”这样的优先级,就像打电子游戏一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公文写作要过好“四道关”(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公文写作大有学问、有大学问。所以,学习公文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经验告诉我们,要一步步走向成功,可以先把大目标细分为能够较快执行出结果的小任务,再为目标设定“1—2—3”这样的优先级,就像打电子游戏一样,由易到难,一关关地过。
按照我的经验,一名机关新人学习公文写作,至少要过好这么四道关:
一是“知情关”。熟悉情况,才能找到感觉、找准定位、进入角色。作为机关新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需要了解的情况很多。最起码的,你要先从身边做起,对本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俗民风、资源禀赋、行政区划,对本单位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运行等方面情况有个概要的了解,这样才能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而往下扎根,向上生长。查资料,看文件,做调研,多问知情人,这是过好知情关的基本渠道。什么时候,你对上述情况能够脱口而出、如数家珍,这一关就算过了。
二是“适应关”。了解身边情况,目的是融入环境;融入进去,首先要学会适应。在机关工作,最难适应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人文环境,是机关“气候”。比如:单位里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容易了解也容易做到,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就不容易了解到,一不小心就会“犯规”“逾矩”。又如:机关工作与基层工作有什么区别?本单位与外单位的机关文化、工作氛围有什么不同?不同岗位的工作有哪些职业特性?与领导接触、与同事相处、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打交道,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问题,都与一个地方、一家单位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有的看起来是小问题,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产生“蝴蝶效应”。适应“大气候”,对于没有从事过机关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同志尤为重要。适应得快,工作就能很快上路;适应得慢,上路自然也要慢一些。
三是“业务关”。公文是处理公务之文,业务工作是专业部门公务活动的核心。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业务工作,你的工作与专业背景并不一定对口;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的用得上,更多的需要重新学习。
术业有专攻。要写出内行文章,必须先懂行,学会用专业眼光看事物、看问题,用专业思维想办法、定策略,用专业方法办事情、抓工作,用专业精神保质量、出精品。说到底,要注重“干中学、学中干”,在日常工作中学习业务、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不断提高本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衡量一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不是简单看你学过什么,更要看你做过什么、管过什么,做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如果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核心业务能顶上,一般的业务问题难不倒你,业务关就过了。
四是“办文关”。这里之所以说是“办文关”,而不是“拟文关”,主要原因在于公文拟制只是制发文件的第一环,你起草出来的文稿要变成“红头文件”,还需经过审核、签发、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一系列程序,必须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如果你对公文种类、基本格式、行文规则、写作要求、处理办法等都心中有数,对常用文种文体都有所实践,能够比较熟练地按程序办文,所草拟的日常文稿一次通过率较高,就是一名合格的文秘工作者了。
有的文秘人员可能文字基础非常好,但不一定能写好机关文稿,只能说具备了写好机关文稿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起草机关文稿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要求,如果把握得不好、不准,即使你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强,文章也未必能与机关工作对上路、与机关文稿对上版。
南宋诗人陆游教导他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遹》)。上面这四关,前三关都是“诗外工夫”,到了第四关,“笔下功力”才能凝聚出来、显现出来。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写公文就是笔头上的事。如果前面的关都过不顺,后面的关也很难过得去。只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把每一步走稳走扎实,才能在公文写作中“打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