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

时间:2022-12-27 10:20:04 来源:以智范文网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个专题《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指出:“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以致用等作出要求。

学习是党员干部的义务与责任,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当然,每个人都有适于自己需要的独特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不能化而为一。但是组织学习却需统一的形式与安排,或会议,或活动等等,只要行之有效,都可以在遵守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针对性组织开展。当前开展学习教育常见形式有知识竞赛、理论测试、座谈交流、演讲等,其他进行党的理论宣传教育的路径选择还有很多,亟需各地各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益探索。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如果没有政策和策略,党的路线就是空的。”学习教育关键在于真正将党的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切实学深吃透、为我所用,进而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组织学习要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将原则性的政策、策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学习进去,推动坚定政治方向,指导一线生动实践。创造来源于群众,组织学习教育也应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只要适用于当地党员群众,就可以大胆尝试,推行更加有形、有效的做法模式。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一切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都是多彩的、充满生命力的,都经得起历史与人民的考验。党的科学思想理论一旦与当地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等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必将焕发蓬勃伟力。党的科学思想理论的学习转化,恰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也是迫切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的关键之点。学习贯彻党的科学思想理论应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理论政策的明白人,更应该坚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做理论政策的践行者,进而推动党的科学思想理论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长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幸福树”。《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专题的《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这席话引起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其中用大海妙喻中国经济让人耳目一新,响彻内外,发人深省。

为什么“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那是因为大海有着“不拒众流”的包容和“水波不兴”的从容。能容,是大海最可贵的品格。组工干部作为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当像大海般“能容”,在日常工作中以包容之姿,容天下英才,以从容之态,处理各种矛盾困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组工干部当像大海一样包容。江河汇于海,湖川聚于海。大海最显著的特征是包容,大海之所以包容,是因为它对世间万物敞开怀抱,一视同仁,无所避嫌。组工干部作为管党治党的“形象代言人”,应当像大海一样有容人、容事、容言的胸襟气度,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不睚眦必报。学习方面,要容得了各领域知识,不局限于某个范围,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既要向领导和同事学又要向专家、基层和群众学,既要向传统学又要向现代学,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工作方面,要容得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遇到真正比自己优秀的同志,不嫉妒、不羡慕、不伤害对方,容人之长,容人之短。生活方面,要容得了自己和亲人的生老病死和沧桑巨变,咽得下糟糠,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能穿破衣、能住破房,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乐观面对一切,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做到外界变与不变,“大海依旧在那儿”。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组工干部当像大海一样从容。大海有波涛,方显从容之美。对组工干部而言,从容就是在面对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时,不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急中生智、泰然处之。当前,组织工作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作为,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办法同在。组工干部要想擦亮“组工出品,必属精品”的金字招牌,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就应当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战略定力,从容应对和妥善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种种矛盾和突出问题,无论顺境、逆境还是险境,都必须认真冷静分析、有力有效斗争、主动担当作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地区去、到问题和矛盾较多的岗位去,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在实践中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做到动静皆定。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困难面前迅速找到解决的办法,把握住大势、驾驭住大局,成长为合格的组工人。

大海的品格,历经千百年仍在闪烁发光,成为人们思想灵魂前行的指明灯、引路塔。组工干部要时时刻刻用大海的品格加强实践锻炼,练就过硬本领,锤炼优良作风,以宽大胸怀,去容人识人知人用人,以从容自若为人处世,作好表率,走在前列。《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个专题第二篇文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压器。

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经济的车轮迅速驶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跑出了历史以来的“新高度”,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我们必须转变新发展理念,不再追求又快又多,而要追求又快又好,向产品要质量要品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体现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然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坚持不懈地搞创新,把科研所设在生产基地,更好地研发出新产品。要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服务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产品要尽量做到绿色、环保、生态、有机,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独特的品牌,让“量身定做”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需要,让中国产品成为不可替代的生活首选。我们在追求发展要有高度的同时,也要让发展有深度有温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不能为生产而生产,不能为解决剩余劳动力而大量开办企业,要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特别在重视量的发展时,要重视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需求,一切生产为他所用。依托“一带一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坚持高端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速度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发展呈现东部发达,西部落后的不平衡现象。国家在推进京津冀发展、珠三角发展、长三角发展的同时,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群建设质量,推动大中小城市网络建设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干多支多圈的发展模式。要站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两个大局的高度,尽可能地多培养几个重要增长极,打造一批合作先行区、示范区和协同区,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用,让区域发展更加完善、更加均衡。《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四】

近日,认真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理论素养、升华了党性修养。在理论学习中应力戒形式主义,抛弃杂念,以空杯心态,静心做好理论学习的“三好”学生,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好学肯思,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论学习讲究“深、透、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理论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更不能“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而是要“透”不要“秀”,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精髓要义,坚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

好学肯钻,做到“方寸之间大有可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作诗喜欢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字词上狠下功夫。理论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须静下心来深钻细研,在日积月累中下一番心无旁骛的苦功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学一阵”“看一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浮躁作风,充分发扬“钉钉子”“啃硬骨头”“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积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磨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砥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水滴石穿,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芳华。

好用肯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理论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练就一双“调研足”,让理论多沾点“汗水味”,把身子往下沉,多踩一踩黄土地,多嗅一嗅泥土气息,多听一听乡音俚语,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中访民情、解民忧。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扫黑除恶等基层一线工作中,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从而升华理论、丰富阅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五】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最新鲜的权威教材。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所有党员干部的要求和勉励,我们当认真领会精神,砥砺前行。

众所周知,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冲刺“倒计时”,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越需“头雁”领路激发“雁阵效应”,以真抓实干兑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和诤诤誓言。

让自己成为“榜样”的样子。“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任何时候都要立起榜样的样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羊群走路靠头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正是对“头雁”的生动阐述。可以说,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就是各个地方、领域、单位、组织的“头雁”。黄大年立起“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奋斗目标,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用35年的坚守,让10多万山区群众摆脱世代贫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自挂帅,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舍我其谁的“头雁”,以无畏的担当精神,自上而下突出“关键少数”,由点及面带动“最大多数”,在行动上“拉满弓”,当好“店小二”,争做人民“服务员”,成为脱贫“头雁”。

厚植人民情怀当好“奋斗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时代楷模”黄文秀响应党的号召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奋斗在路上,更让青春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因为“人民至上”“我将无我”……无数个“黄文秀”赓续南湖红船精神,以信仰守护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让星星点点的“头雁精神”之火产生“头雁效应”,在奋勇当先、实干担当中燎原。常言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阐述的道理正是如此,诠释着以“最优化阵型”发挥基层组织的“最大化力量”。为此,奋斗路上,每一位成员不仅要更加注重“个体”能力的提升,也要着力培养和打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头雁队伍”,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带领广大群众万众一心“攻城拔寨”,激发党群内生动力的良好效应,微光成炬。

在守初心担使命中激发“雁阵效应”。“头雁领飞,群雁齐追。”雁群善于借助“人”字阵从前往后传导空气动能,确保飞得更远更高。同样,脱贫攻坚也需要党员干部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正能量”,立起扎实肯干的硬作风标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他们在战疫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从自己做起,带头到一线去,充分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党员群众牢牢凝聚在一起,催生“群雁”得以齐飞,这对当下作风转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此一来,才能发挥“头雁效应”,汇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磅礴之力,筑牢基层堡垒激发“雁阵效应”。

从“头雁精神”到“雁阵效应”,是由量到质的跨越,只有不断汲取“头雁”的精神力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群雁”高飞,“头雁”领脱贫致富紧相随,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赓续高质量谋划“十四五”发展,为党的伟大事业开创新局面贡献力量。《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鲜明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必须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殷殷服务人民,把“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作为全党矢志奋斗的目标。一腔赤诚溢于言表,生动诠释着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真挚为民的政治品格,以及服务为民的热忱之心。

在近百年的风雨兼程、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中国民众的拥护?中国人民生活为何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终连着民心、凝聚人心。初心亦是恒心,牢记“人民是执政的最大底气”,以“初心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初心之我”激扬奋进力量,以“初心之力”抵达“诗和远方”。

心中有民,从“真挚恳切的拳拳初心”到“爱民为民的殷殷之情”,始终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从拳拳初心之诺到与民鱼水情深,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始终把人民买不买账、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执政水平高低、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和担当意识,把人民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人民期盼需要时常置于心间,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不断为民解忧纾困破难题。要上好读懂人民期盼的“必修课”,悟透为民服务的“教科书”,争做人民的“勤务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于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当下,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常态化防疫中,尤其要怀揣赤诚、挚爱、勤勉、忠谨之初心,与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执政为民,从“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到“不忘初心的铿锵实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行之所向、言之所至、思之所及无不关乎人民。铮铮誓言是庄严承诺,铿锵实践是使命担当。只有让初心“保鲜”、使命“永恒”,才能行稳致远。全党要始终秉持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疫情“大考”时战“疫”英雄的“凯歌猛进”、防汛抗洪抢险一线的党旗飘扬……共产党人守的是初心,担的是使命,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在危机时刻挺身在前,构筑捍卫群众利益的“最牢堤坝”。

根植于民,从“群策群力的智慧凝聚”到“躬行实践的群众创造”,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源头活水。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要从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治国理政的人民智慧,凝聚“人民能量”,聚合国民“向心力”。拜人民为师,将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能力的增强、履职本领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在近百年的波澜壮阔征程中,我们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不断淬火成钢,根本原因是深深植根于人民。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党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党员干部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与民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践出真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深藏功名六十载”的老英雄张富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高龄奋战的抗疫英雄钟南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熠熠发光,成了人人称颂的“时代楷模”。全党要紧紧依靠人民,汇聚民众智慧,凝聚磅礴力量,共创历史伟业。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党来自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深耕人民“土壤”,厚植为民情怀,才能筑牢党的执政大厦根基。我国现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使命扛在肩上,加满油、鼓足劲,动脑子、想办法,下功夫、出实招,夙夜在公,接续奋斗,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个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收入了《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文。文中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笔者所在的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24小时诉讼服务不打烊、宜丰县公布免罚减罚事项清单、丰城市法院剑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审理金融借款纠纷案……这一系列做法便民利民,能让百姓体会到政府的“用心良苦”,切实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以法为尺,“有温度的执法”彰显法治。无数现实例子告诉我们,以法为尺、依法执法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而有温度的执法关键在于“执法”,“温度”只是“执法”的修饰,目的仍是提升执法水平,改变的只是执法的态度。其中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减罚甚至免罚符合责罚一致的原则,彰显了法治精神。有了“减罚免罚清单”,可以有效解决执法者不愿免罚、不会免罚、不敢免罚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执法质量,最终促进精准执法。

以人为本,“有温度的执法”效果更好。现实中,有些企业或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偶尔发生轻微违法行为,主观恶性不大,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如果从严进行处罚,不仅会增加负担,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执法部门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限期改正等方式代替罚金、关停等强制措施,同样也能规范经营行为,修复或维护社会关系。如此,既有利于创业和营商,也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并起到更好的执法效果。

善法良治,国泰民安。眼下我们已经阔步走进新时代,让我们继续坚定信念、砥砺前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多“温情执法”的花朵!《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后感【篇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九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文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结合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历,对此进行再学习、再理解,深有感悟,感触良多。

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不是仅靠基层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就能实现的,在奋斗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需要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一个都不能少。

奋斗乡村振兴,党员干部的使命,是夙夜在公、执政为民的大我之道。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奋进者、奉献者,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主心骨”“领头羊”,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执政理念,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做引领者,不做迎合者,要立足自身特色资源、特色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各项政策红利、社会优势资源,引导农户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勇当“领路人”。做奋进者,不做泥菩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兴伪事、不务虚功、不采华名,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功夫下在实处,让事业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做奉献者,不做旁观者,就是要执政为民、一心为民,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点滴小事做起,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连心桥”。

奋斗乡村振兴,企业家的责任,是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乘风破浪。乡镇企业既是乡镇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也是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既是连接市场的枢纽,也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载体。乡镇企业既面临着守旧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淘汰的现状,也面临着依托政策红利,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市场不允许、乡镇不允许、广大农民不允许乡镇企业家有松口气、歇歇脚、等一等的懈怠,在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乡镇企业家需要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机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要素进行集约化配制,推动农业产业组团式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产业链,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靠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生活保障,为乡村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促进乡村振兴

奋斗乡村振兴,人民群众的义务,是守土有责、守护家园安居乐业。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要自觉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垃圾,清“四堆”、治“四乱”,增强主人翁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借鉴吸收“枫桥经验”,制定村规民约,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到村的发展和治理上来,从规章制度和人力上补齐发展治理短板,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只有人民群众都把乡村振兴的任务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我们的农村才会变得更加坚实、更加多彩、更加动人。

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必须打赢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唯有万众一心加油干,方能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