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五年读后感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历五年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1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2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小编§ 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3
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常听老师说起《万历十五年》,读完《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近代的衰败与腐朽,懦弱与自大,无疑可以从《万历十五年》中品味出来。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平淡无奇,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一年一样平淡,但就在这平淡无奇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细枝末叶的且极容易被忽略的事。这些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也是将在得以掀起波澜的机缘。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为将来孕育了祸根。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4
读史可以明古,析古而后观今,我想这就是读历史的一个重要意义。
之前读了《明朝那些事》,甚为震撼,明月先生是一个奇人,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把276年明朝的历史说的生动而不失文学色彩,给我们这些初学中国史的白纸提供了一部经典而传奇的教材。经典的段落很多,我还没有好好的整理,有机会再把这个作业补上。今天要说的,是明朝里的一个年份,或者说很重要又平淡无奇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
黄仁宇先生是明史大家,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很是深刻,所著《万历十五年》为近年来大陆史学领域的畅销书,也是美国大学的教科书。因为黄先生生活在上个世纪,曾经离开祖国有30多年,书中的文言色彩教为浓厚,读起来还是有些晦涩难懂,在封城居家的这段日子里,断断续续的总算是读完了。
如果说《明朝那些事》是276年的明朝历史的古代日记,那么《万历十五年》则是记录并分析明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历史事件和技术、制度原因。大风起于青蘋之末,正是万历年间那些看似平常而不能再平常的事,才慢慢演化成明帝国的危机,最终导致这个大王朝的灭亡。
书中详细分析了明朝制度的弊端,虚幻空洞的德道准则、落后腐朽的农业治国制度和庞大而局限的官僚系统,此乃明朝灭亡的最本质因素。明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全书以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以当时的史实为论据,详细诉说了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这个古老封建国家的一桩桩用当今眼光感到不可思议的真实故事。纵有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张居正、治世能臣的申时行、官场清风的海瑞、军事天才的戚继光、思想界努力探索的李贽这些顶级官僚的治理和挽救,但终不能阻止这艘驶向冰山的巨型泰坦尼克,是以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对明朝社会制度和官僚制度分析:
明朝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忠厚和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也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
我们的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士绅的领导,村长里甲的督促,他们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在法律面前,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们的得失甚至生死,却常常不决定于真凭实据而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
明朝文官集团所奉行的原则,是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遏制个人的特长,以保持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均衡。
把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解析:
朱熹在作出结论时,却总用自然界之“理”去支持孔孟伦理之“理”。这也就是以类似之处代替逻辑。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尤其是在现代科学尚未发达的时代,哲学家不可能说明宇宙就是这样,而只能假定宇宙就是这样,在这一点上,朱熹和其他哲学家并无区别,既然如此,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种浪费。
王阳明受过佛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宇宙观也属于一元论。他的所谓“良知”,是自然赋予每一个人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它近似于我们常说的良心。但是良知并不能详尽知悉各种事物的形态功用,具有这种知悉作用的是“意念”。良知只是近似于意念的主宰者,可以立即对意念作出是非善恶的评判。
他的思想系统中还有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因果关系的重视。这种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推导出了他的“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识是一种决断,必定引起一种行动。
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很简单的,人可以立时而且自然地“致自知”,但是不断地按照良知行事就很困难。这和孔子关于“仁”的学说颇为相似;凡人立志于仁就可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
我们读王阳明,始终不懂到底什么才是“心学”,我想他的弟子王畿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他的入室弟子王畿作出断然的解答:一个人企图致良知,就应当摈绝意念。理由是,人的肉体和思想,都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下,等于一种幻影,没有绝对的真实性。所以,意念乃是枝节性的牵缠,良知则是永恒的、不借外力的存在。良知超越于各种性格,它的存在寓于无形,有如灵魂,既无年龄性别,也无籍贯个性,更不受生老病死的限制。按照王畿的解释,良知已不再是工具而成了目的,这在实际上已经越出了儒家伦理的范围,而跨进了释家神学的领域。
黄先生还对“理学”和“心学”与儒释道的关系做了说明:
“心学”,和朱熹的“理学”相对。心学派反对理学派累赘的格物致知,提倡直接追求心理的“自然自在”;理学派则认为心学派也大有可以非议之处;宇宙的真实性如果存在于人的心中,任何人都可以由于心的开闭而承认或者拒绝这一事实性。这样世间的真理就失去了客观的价值,儒家所提倡的宇宙的一元化和道家的“道”、释家的“无”也很难再有区别。一个人可以用参禅的方式寻求顿悟,顿悟之后所获得澄澈超然的乐趣仅止于一身,而对社会的道德伦理则不再负有责任。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黄先生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批评明朝,更不是借古讽今,用他的话便是: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物。据此猜想,今后中国极需采取东西两方的经验。因之作历史的人,务必将所有资料,全盘托出。
书的最后,总结性地阐述了黄先生的大历史观,对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大有裨益,这是一个跨越古今跨越中外历史长河的大领悟:
如果用图解,则下面图中实线部分代表我们可以以经验证实的知识,即我自己所称大历史,虽包括中国商周到人民共和国已三千多年,在人类历史上讲,仍不过长弧线上的一个小段落。我们所认为的真理,也是在这小范围切身直觉而成。我们也还不能够知道宇宙结构的真原因和真目的,也很难预知今后的真结局与真趋势。用虚线表示这弧线的过去和未来,也仅仅是凭实线作根据,揣测而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只能假定自然法规(natural law)会要逐渐展开。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也就等于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
图上向外的箭头表示我们的道德观念,都有突出环境、创造新环境的征象。可是我们又无法脱离站住脚跟的基点。况且我们自己也有继续做错事的根性。这根性以向内的箭头表示之。所以我们所走的路线也只能在内外之间,亦即希望与现实之中的弧形路线,半出于我们的志愿,半由于其他条件推演而成。只是因为今日科技发展之故,旅行于弧线形的速率越来越快。我们只好把向外的箭头画长。这也是本文的宗旨,所以不惮再三解说,要把道德的范畴放得远大,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受短时间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闭户造车,不顾外间情势的单独决定。
我对大历史观的理解是,每个时代所认为的真理(自然法则)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因为人性使然,时代的发展都带有自身的劣根性,所以时而远离历史发展规律,时而接近历史发展规律,但总的趋势是向更高级更符合自然法则的方向发展,正所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5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这是今年看的最慢的一本书,总是没有太多的零碎时间可以用。
这本书总体上讲讲,是一部悲剧的书,悲剧的人物、悲剧的时代、悲剧的政治、悲剧的中国,然而黄仁宇却可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完成这部巨作,虽然其中有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理念上的痕迹,但绝不掩盖这本书在那种情况下诞生的光芒,何况,黄先生之谦虚,让人敬慕,他说: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也就等于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以这样的胸怀去解读历史,这才是我中华民族应有的眼界与胸怀吧。他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帝王,那种落寞、愤慨,是那个时代的文官集团和政治制度所赐。
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官武将,文官不仅用笔,更会用心,更会制衡,武将不止使刀,亦会攻心,会迎合……这些历史,让人不可思议,让人瞠目结舌,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叹之、敬之、爱之、骂之……历史长河中,发生过的事,总会以特有的方式让人记住、被人提起的!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6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7
这次墨迹到现在才来写读后感,着实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在下一本书读完才来写上一本书的想法。中间这段时间脑海里总是偶尔浮现出来关于上一本书的想法,有时候会记下来,有时候就忘记了,下面说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篇,阅读大概需3分钟)
这又是我第一次没看完,回头补的书。万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从经济上来贯穿全书,小的则是见微知著,从关键人物抉择一窥当时大明王朝的时代命运。说实话只是从本书实在是无法全面评价这几个人。
本书实在是字字珠玑,两个多小时内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实在是没有资格评价这几位人物。每个人物都极其复杂。
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是万历年间影响最深远的人物,这个时间王阳明已经去世,留下了心学学派,后面李贽也受其影响,党争也由此开始。申时行在张居正之后继承首辅出任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在万历和文官集团中间和稀泥,此时张居正已死,政策已废除大部分。戚继光自称张居正门下走狗,得张居正支持创建戚家军,戚家军自成一派。海瑞抬棺进谏万历,后被贬。李贽削发,著书,最后死在狱中。
每个人物都可以单独成书,每个人物又极其有代表性。以我们上帝视角来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学思想影响,无法超越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幸的。万历被礼教道德约束,事事无法得偿如愿;张居正权倾朝野,抱负未尽,死后经营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时行践行中庸之道却招文官集团唾弃。戚继光被称为孤独的将领。李贽焚书与藏书自相冲突,惨淡收场。
作者用极其冷酷的语言诉说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在作者大历史史观下,大明王朝上层奉行儒家哲学以道德礼教约束人们,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层中庸之道、中层道德腐化、下层土地兼并,整个大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国两制,写本段话时正值港乱,说明一国两制也不是万能的,要综合时代变化,改进制度,要目光长远。所谓合作共赢是发展的基石。
万历五年读后感篇8
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芳华》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又翻了一下经典的片段,并且打开电脑重温了一下电影。
第一天看的时候,我说的是:是小说成就电影,还是电影造就小说?现在我想说的是:是小说造就电影,也是电影成就小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电影就是生活的剪影。
严歌苓的写作风格着实让我敬佩,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朴实和真诚,那种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书卷气的平静、宁和掩盖了她本身所经历的的岁月沧桑,可是这种朴实和真诚里又有着一种严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这也是读她故事给人感觉的热烈与冷静,繁华和苍凉,时而通畅流利,时而曲折揪心般复杂的所在。
看严歌苓讲座视频,她说话的语调总是不急不缓,温和平静,甚至于还有些拖着小女生气息的尾音,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严歌苓的作品会让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