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舒婷致橡树舒婷致橡树预习【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诗的鉴赏,了解诗歌中比喻的含义,提高读诗的能力。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3,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树立自尊的人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橡树,舒婷读后感共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第1篇:舒婷 致橡树
舒婷 致橡树
预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诗的鉴赏,了解诗歌中比喻的含义,提高读诗的能力。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树立自尊的人格,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读诗歌中鲜明又独特的意象,掌握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2,难点:准确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歌的情感、主题。 【原文欣赏】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臵,脚下的土地。 【相关提示】
1,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主要著作诗集《双桅船》,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朦胧诗派的代表。此诗,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朦胧诗,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声音。朦胧诗形式虚实相生,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3,意象,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意”是指诗人的感知。“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正音正字】
慰藉wèijiè
戟jǐ
霹雳pīlì
岚lán
霓ní
【朗读课文】 【初学课文】
1,意象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意的物象。第一节,依次有哪些意象?
( 第一节,依次用的意象有: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2,按照示例,写出蕴涵鸟儿、泉源、险峰的意象的句子,并且概括其特点。 示例: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依附式 ( 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一厢情愿式
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忘我奉献式
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牺牲自我式
) 3,按照“你只知道______,却忘了_______”的格式,仿写。
示例:凌霄花,你只知道借对方的高枝炫耀自己,却忘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 鸟儿,你只知道为对方重复单调的歌曲,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
泉源,你只知道为对方无怨无悔地奉献,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
险峰,你只知道增加对方的高度,却忘了给自己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 4,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这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不平等的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对旧观念、旧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批判。 )
5,第二节,诗人用哪两个意象表现爱情观?找出描写它们的诗句。 ( 第二节,诗人用橡树、木棉两个意象表现爱情观。
描写橡树的句子是:“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乾”。
描写木棉的句子是:“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6,在爱情关系上,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 橡树,象征富有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富有柔韧之美的女性。 ) 【课文分析】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我们看到了坚贞执着的爱情,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致橡树》则是一位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致橡树》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纯洁热烈而以高尚的爱情。这是作者的爱情宣言,这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当代女性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这首诗抒写的不是个人狭小感情圈子的缠绵悱恻和朝花夕月,它新颖独特,为新时期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清风。
这首诗,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意象明丽隽美,思维缜密流畅,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的崭新的爱情观。
文章采用了先破后立的结构:第一部分:“破”传统的爱情模式。第二部分:“立”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憧憬。
作者开篇连用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用意深刻,作者否定传统的爱情模式。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在舒婷看来,独立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很多,也就是说本文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叠加式的,如: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铜枝铁干、刀剑戟、红硕的花朵、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
复习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
1,《致橡树》诗人为什么选取“木棉”这一形象?木棉这种树有什么特点? ( 木棉又叫“英雄树”,形象亦挺拔高大,是花束中最高大的一种。 ) 2,诗人借助“木棉”这一意象要表达什么样的爱情观?从诗中找依据。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中,“近旁”二字表现了相爱的恋人关系;“树”、“站”二字,突出表达在爱情中男女双方的平等,独立的思想。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表达:相爱的男女,应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在心智和能力等方面双方要相互匹配。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表达了:真正的爱情应该经的起人生的考验,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都应该相互陪伴、支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3,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 首先,否定了攀援的凌霄花。为了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绝不像”!从“绝”字可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
其次,否定了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的爱情,作者用“绝不学”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接着,诗人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它文学作品中大多是被赞美的对象,可是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是保留的。“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虽然不是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 4,作者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什么样呢?
( 作者对种种“世俗的爱情”,持否定、批驳的态度。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作者强调爱的基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
5,作为相爱的男女双方,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这里,作者用比喻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即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这是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 6,如何理解“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
7,作者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几句强调爱的双方应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时,爱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 ) 8,本诗运用象征和比喻能起了什么作用?
( 运用象征和比喻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意味生长。 ) 9,如何理解裴多菲著名的小诗“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 ) 【学习小结】
在这首诗中,舒婷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也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她在追求比生命还要宝贵的爱情时,不丧失人格。人格是什么?就是裴多菲说的“自由”。 【学习寄语】
我们应该做一个站直的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脊梁、不媚俗、不攀附。
第2篇:致橡树舒婷
舒婷《致橡树》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浅析
《致橡树》写于 1977年3月27日,一个阴霾未散的日子。我读到它时,已是整整20年之后。这是我对“朦胧诗”的最早接触,也是促成我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以至偶有涂鸦的动力之一。在我看来,作者在诗中注入的那真实而强烈的情感,是从文革后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传来的划破黑夜与乌云的一声控诉与反抗,是对那个凝结着伤痕与热血的灾难的冬季的否定和对生存之春的渴望,也是对传统女性地位观、价值观的的一种坚定的反叛。这首诗不仅体现出作者对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和自由自强自立的强烈追求,同时展现出一个独立女诗人新颖而
又大胆的审美理想。
文革十年,知识分子理想破灭、崩溃,人们在唯心转而麻木的"知足、感恩、屈从”下苟且度日。舒婷下过乡,劳动过,吃过不少苦,在那个人性异化,精神变态的年代,感受到无尽的肉身苦难和精神摧残。文革结束后,夹杂着一种宣泄、客观批判以及解脱的情绪,一种寻求民主、自由、开放的现代人的本质力量被唤醒,一批饱含时代进步热情地青年诗人们开始战斗在为实现自我价值,解放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阵地上,他们用“饱蘸血泪的诗句描写了那个可不荒诞的年代烙于人们心灵的阴影,表现着一种特殊感受到的迷惘、苦恼、愤怒、哀伤和忧愁。”(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他们的诗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 五四”诗歌和西方诗歌传统的继承,体现了人道的回归和诗歌艺术的回归。这些诗歌,如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标记。
在这种背景下,舒婷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怀着对人性主义的诉求,对理想主义和自由人格的写出了整整影响深远的一系列作品,其中我最为欣赏的作品,便是她的这一篇代表作——《致橡树》。
这是一首极具反思意义和暗含控诉的诗歌,它反思了人的存在、人的精神价值、人的异化,捍卫人的自信和尊严,及人对不合理现实的抗争和呼号,而这其中的"人",尤指在人们传统男女关系意识中处于依从地位的女性。
诗人以橡树这一刚健美好的意象,表达了爱的热烈、诚挚和坚贞以及对爱情的眷恋、痴迷与向往。而诗歌起笔,便以坚定而自立的态势展示出个性的光芒和自由人格的不可动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这是多么勇敢的声音,多么执着的信念!落地有声两个“绝不”,将诗人的真挚而又热烈的情感从一开始就铿锵有力地表达了出来。接着,诗人用叠加的意向,用她直白而热烈的语言,欲罢不能地将爱的美好蓝图铺展下去:
也不止像泉源,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不,这些都还不够!”
是的,这些不够!“我”要的爱情,是“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的付出之外的一种付出,是一种平等,和爱的和谐: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比肩而立,以独立的姿态深情对视,"我"愿做一株高贵尊严而幸福的木棉树。诗中以树立独立自立的形象来否定传统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表达出了一种新时代下新的爱情观:不再只是牺牲自我、相互给予的互爱,同时有真诚高尚的相互理解尊重,相濡以沫、不舍不弃的忠贞和不渝。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是一种比海枯石烂更为生活和感人的爱情,坚贞、烂漫而温馨的幸福里,“我们”共同承担需要用勇气和爱来面对的一切: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与心中的珍爱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我每读至此,不免热血奔涌,向往而高赞。这是一种崇高而理想的爱,真实的爱,一种坚持的真善。是的,至真的情感,忠诚的想守相依,这份伟大,是责任的伟大,也是爱情追求与人生意义相辅相成的伟大。
舒婷的世界里洋溢着真实的浪漫和可追求的美好,而并非世人所评的完全推陈出新,否定传统。于是最后她履行作为一个客观而真诚的思想者使命,饱含深情地说道: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爱在真实。爱“你”的所有,爱“你”的所从,爱“你”所爱。从这些诗行可以看出,“舒婷一代人的内心情感状态仍然带有传统的道德感,标榜一种符合制度的爱情观”(来源于网络)。 在我看来,只把这首诗当作爱情诗来赏析,是太过肤浅的。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也是诗人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形象设立。因此,这首诗并不只是单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对自立,自强,自爱精神的强烈表达,诗歌同时将诗一喻延伸至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等互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省了那段动荡的文革岁月,暗喊出“祖国,我如果爱你....”的心声。
第3篇:舒婷《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意味隽永的特色
难点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
爱情是永恒不老的话题,“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比翼双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爱情观。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倾向女诗人的心声,倾向新时代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初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一)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第一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第一层意象有:凌霄花、小鸟、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均表现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
2、橡树和木棉树有何含义?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讨论、明确:
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学生对这种爱情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应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文学作品,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要空洞评价)
3、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 结构上先破后立。
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借助诗歌的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4、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这首诗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可以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5、背诵诗歌
四、拓展链接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易 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讨论、明确: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 忠贞不渝 白居易《长歌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诗易 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板书设计
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橡 比邻而居 木 凌霄花 比肩站立 花鸟 坚贞热烈 泉源
树 独立平等 棉 险峰 钢枝铁干 红硕花果
第4篇: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致橡树》赏析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
1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陰\"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陰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2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
3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80年代前后,舒婷的诗歌在文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评论界称她为\"新诗潮\"、\"朦胧诗\"的代表诗人。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
舒婷的诗以蕴含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情感特征受到评论界的肯定。她用诗歌唤起人们对独立价值的肯定和对个体生命的珍爱。 《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诗歌披着爱情的外观,呼唤着自我的独立人格———\"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一诗,诗人假托木棉,通过木棉对橡树的独白,表达现代
4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女性全新的爱情理念。
诗的开头,用一系列否定性比喻,批判了世俗的爱情观念。虽然诗人并不完全反对为相爱的人的\"高度\"和\"威仪\"做铺垫,甚至也默认了女性应该奉献自己的\"日光\"和\"春雨\", 但是,诗人坚决反对女性像凌霄花一样,\"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或者像痴情的鸟儿,在对方冷漠的绿荫下\"重复单调的歌曲\"。诗人冲破传统,突破了爱的世界中只提倡为对方奉献、牺牲的藩篱,明确表达了女性不能只是充当陪村的态度。在诗人眼里,女性充当\"春雨\",充当\"日光\"无可非议,但这决不是爱情的真谛。
\"不,这些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木棉的宣言,鲜明地表达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地位平等\"的爱情主张。不仅如此,诗人还强调了相爱的双方应该\"心灵相通,志同道合\",做到\"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除此之外,在诗人眼里,男性,他必须有男子汉的陽刚,\"像刀、像剑\";女性,她要有女性的柔韧,像\"红硕的鲜花,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
5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炬\"。
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爱的双方须同甘共苦,一起分担\"风雷\",共享\"虹霓\",甚至生死相依。 品读《致橡树》,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种女性:她们有着女性的温柔美丽,同时又不乏坚韧刚毅,她们外表沉静,内心火热,她们既理解男性的价值,又珍视自身的生命价值。这样的女性,岂不叫人肃然起敬,神往之至。 赏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
6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陰\"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陰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7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8 / 8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第5篇:舒婷《致橡树》讲课稿
舒婷《致橡树》教案
10级 文学院
中师
(二) 郭仕棋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意义。
4、初步懂得鉴赏新诗的一般方法并体会其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长青的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许多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爱情绝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时代的爱情经典,反映了那个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对女性的两大价值评判:“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封建时代的文人们对爱情朴素天真的向往和憧憬。提问:同学们对于爱情的观念是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另一位中国当代女诗人的一首另类的爱情绝唱。导语之后,学生默读《致橡树》一到两分钟,熟悉诗歌内容,及初步把握诗歌情感。(板书:《致橡树》舒婷)
2:请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初步领悟,然后评析。
二、相关文学常识简介(在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介绍作者背景及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见教材)
《致橡树》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是她的爱情宣言。
2:朦胧诗: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梁小斌等。
此诗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30多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十年动乱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欲望”,“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诗人 1 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纯洁热烈而以高尚的爱情。这是作者的爱情宣言,这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当代女性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这首诗抒写的不是个人狭小感情圈子的缠绵悱恻和朝花夕月,它的新颖独特,为新时期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清风。
三、诵读(在对作者及背景有了大概的了解后)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划出诗中具体的物象,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领会这些具体事物与生活中的哪些人类似,它们有何特点。 提问学生:(并板书在ppt上)
1:全诗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2:有哪些意象?各指代什么?
3:作者用什么方式来阐释自己的爱情观?得出的结论是? 4: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同学们回答的都有道理,下面听老师的分析,我们一起来更好的掌握此诗所传达的思想与感情)
四、结合学生的理解与答案来深入分析:
(一) 《致橡树》意为写给橡树。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
(二)鉴赏第一部分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否定传统的爱情观。 (1)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爱情诗?爱情哲理诗?作者又是如何把抽象的主题形象地表达出来的?
明确:爱情诗。借助了一系列的意象。
(2)第一部分写了那些意象具体形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诗人对这些意象是持什么态度?(在ppt上分别展示各种意象的图片,并略加介绍。)
明确: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凌霄花”有什么特点?诗人对“凌霄花”是什么态度?
“凌霄花”攀援,是一味地攀附,完全依靠橡树。“绝不像”,鄙夷的态度。读的时候这三个字要重读。
凌霄花
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对象有钱的、有权有势的,可以供她享乐的„„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攀附型
“痴情的鸟儿”有什么特点?诗人对她持什么态度? 单相思、一厢情愿、单方痴恋;“绝不学”----完全否定,瞧不起。
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赞歌。 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 2 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 “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bìhù),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痴恋型
“泉源”和“险峰”有什么特点,诗人又怎么看?
“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一味的奉献,不求索取;“险峰”增加“橡树”的高度,衬托“橡树”的威仪,是把自己作为“橡树”的陪衬,二者并不平等。
如果说“泉源”、“险峰”象征生活中一味奉献的女性,那么,“日光”、“春雨”又象征哪类女人呢?诗人又持什么态度?怎样理解“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两句?(情感上的递进)
提问:各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对日光和春雨的理解。(略作说明)
“日光”慷慨地燃烧自己,献出无尽的光和热;“春雨”也用无声的甘露滋润橡树,她们甘愿牺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诗人认为这种单向的奉献乃至牺牲都还不够好!诗人对它们的态度是——“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奉献型
诗人连用六个否定句,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爱情观,这种爱情,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
这一部分中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的意象,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百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奋发、向上的,同学们在朗读时要读得刚劲有力,慷慨激昂。
(三)、鉴赏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
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那么诗人到底向往什么样的爱情呢? 请一名同学读第二部分。要求其余同学们在诗中划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分析木棉和橡树的形象,并指出其象征意义。
请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诗人认为爱情的基础是什么?
独立平等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相互依存,紧密结合。
师:找出两人有共同语言的句子。
生:“每一阵风过„„听懂我们的言语”
师:这说明他们的心怎样?
生;精神默契,感情交融,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
师:橡树与木棉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 生:阳刚气概
阴柔气质
师:在爱情关系上,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生:橡树象征了阳刚之美的男性,木棉象征了阴柔之美的女性。 师: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是怎样的?(女生回答)
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是怎样的?
(男生回答)
生:有棱有角,有个性,高大伟岸,坚强有力 ,阳刚之美。
温柔,美丽,健康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师:各具特色,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各有一方土地,各有一片蓝天。
师: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既独立,又相依。
师:诗人认为爱的坚贞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足下的土地。) 爱他(她)所爱
“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是指事业和国家。古人云:择偶须偕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爱一个人,更要爱对方的事业和理想,爱对方的民族和国家。这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师:纵观全诗,诗人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生:相互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的新型爱情观。 总结:(1)作者以橡树和木棉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
(2)诗人所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尤其作为女性更应强调自身的尊严与价值,而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这其实是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所发出的呐喊。
(四)、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
橡树——男性
木棉——女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2、先破后立
先否定传统的爱情观念,再表明自已的现代爱情观。表现了人性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本诗写于一九七七年文革之后。
3、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达她的爱情观,比如: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这些都象征了世俗的爱情观。
4、对偶,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
本诗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运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对偶: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去里
对比:不学痴情的鸟儿,要做红硕的花朵。
5、句式长短相宜,错落有致。
诗人丰富的情感。《致橡树》的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例如第一诗节句式由长变短,语气由平缓变得急促,诗人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强烈。
6、押韵:
这首诗通篇押i韵,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描写,表现了平等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现代爱情观。
(五)、有人说:“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怎么唱,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你想收获幸福吗?那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砚、价值观和爱情观吧!今天我们学习的《致橡树》,诗人会给你哪些有益的启迪呢? 传达正确的爱情观 :
十七岁的爱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渡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教师寄语:面对你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你应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大树,是否已拥有了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够的力量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是否已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自己的爱情之果充满生命的甘甜。
周恩来总理说过:“青年是黄金时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要努力使自己长成一棵茂密的参天大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果过早地涉猎这个禁区,那只会品尝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最后祝愿同学们在将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五)最后在背景音乐下,老师带学生一起深情朗诵《致橡树》
附:板书设计
致橡树
内容
态度
结构
主题
凌霄花、鸟儿
源泉、险峰
依附、衬托、牺牲
橡树
否定
破
追求地位的平等
日光、春雨
心心相印的爱情
木棉---------------对等---------------------- 橡树
肯定
立
舒婷读后感
橡树湾读后感
橡树读后感(共6篇)
《橡树上的逃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