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因素在工作效能感、身心愉悦感、职业高尚感维度上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
月收入在社会支持感和收益满意感维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教龄在工作效能感和收益满意感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教龄10-20年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的阶段;
所教科目在职业高尚感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
职称、学历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特殊教育教师;
职业幸福感
自2008年开始,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工作成为特殊教育的重点[1]。加之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职业幸福感作为衡量师资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收益的认识、评价而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包括工作动力、职业价值观、发展目标、社会关系、情感体验和人格特征等[2-4]。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可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等,也可为该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以及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对50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有效样本4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其中男10人,女38人;
教龄10年以下的21人,11-20年的15人,20年以上的12人;
专科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的35人;
小教一级的4人,小教高级的9人,中教三级的3人,中教二级的21人,中教一级的4人,中教高级的7人;
语数外的40人,其他科目的8人;
月收入2001-2500元的6人,2501-3000元的17人,>3001元的25人。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取西南大学赵斌老师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共22个题目,分别为工作效能感、情感幸福感、社会支持感、身心愉悦感、收益满意感和职业高尚感,分数越高其幸福感水平越高[5]。本研究中总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47,各分量表间一致性系数在0.709-0.833之间,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情况。调查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均分为3.655,高于临界值3分,说明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总体偏向比较幸福。具体到各个维度的幸福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职业高尚感(4.424分)>情感幸福感(3.800分)>身心愉悦感(3.604分)>社会支持感(3.438分)>工作效能感(3.412分)>收益满意感(3.257分),其中职业高尚感得分最高,收益满意感得分最低(见表1)。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表2数据说明,在职业幸福感总量表上性别因素差异性不显著,但是在工作效能感维度得分上男教师的工作效能感高于女教师,并且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性;
在身心愉悦感维度得分上男教师的身心愉悦感低于女教师,并且差异性极显著;
在职业高尚感维度得分上男教师的职业高尚感低于女教师,差异性极显著;
在情感幸福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并未表现出差异性。(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月收入差异分析表3数据表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不同月收入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子维度社会支持感和收益满意感上呈现显著差异性。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社会支持感维度得分上,收入为>3001元教师的社会支持感强于收入为2001-2500元的教师社会支持感;
在收益满意感维度得分上,月收入>3001元的教师收益满意感强于月收入为2001-2500元的教师收益满意感。教师在总量表得分及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等子维度得分上,随着月收入的增多不断上升,但是总体上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月收入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因素。(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称差异分析表4显示,职称因素在毕节市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调查中缺少职称为小二级的教师,故表格中没有呈现),职称为中三级别的教师各个维度及总体维度上得分要高于其他级别。总体上说明,职称因素并不是决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4)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差异分析表5数据表明,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得分差异不显著,教龄为10-20年这一段上的得分是最低的,呈现明显的斜“v”形变化。在工作效能感和收益满意感两个子维度得分上不同教龄段差异显著(p<0.01),教龄<1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大于教龄为10-2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教龄>2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大于教龄为10-2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
在收益满意感维度上也呈现此规律。(5)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历差异分析表6数据显示,从学历上来看,专科学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于本科学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除了职业高尚感外,专科学历的教师在其他五个子维度得分上都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说明专科学历的教师在职业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上强于本科学历的教师。(6)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所教科目差异分析表7数据显示,从所教科目来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均分为教授语数外的教师强于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在工作效能感、情感幸福感、社会支持感三个维度得分上,语数外低于其他科目;
在身心愉悦感、收益满意感和职业高尚感三个维度上,语数外高于其他科目,并且在职业高尚感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
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毕节市某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均分为3.655,总体偏向比较幸福;
在职业幸福感六个子维度中,职业高尚感、情感幸福感、身心愉悦感处于前三位,说明特殊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愉快,并对自身职业价值认识较高,能够得到国家、学校和家人的支持,教师从这些关系中获得比较大的幸福感。但是教师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三个子维度上得分相对偏低,主要是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在某种程度上不被社会认可,职业声望较低,同时处于西南山区,经济条件受限,工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这些因素导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受到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特殊教育逐渐被社会了解、认同,特殊教育教师也逐渐喜欢自己的职业,但由于特殊儿童的复杂性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研究结果也就不难理解。因此,提升工作满意度,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及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2.人口学变量因素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1)性别差异方面本研究中发现特校中男教师职业幸福感得分低于女教师,主要原因主要为特校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足够多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等等,从男女性别考虑,女生更为适合这项工作;
从社会角度出发,男教师还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职业幸福感偏低;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女教师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教师,在同事相处和工作开展方面存在困难,因此这些方面都会影响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2)月收入差异方面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在社会支持感维度和收益满意感维度得分上,收入为>3001元的均强于收入2001-2500元的,教师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和总体得分上随着月收入的增多而不断上升,说明月收入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3)职称、学历差异方面研究发现职称与学历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教师职业幸福感并不一定随着职称、学历的提升而升高。拥有专科学历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专科学历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于特殊教育工作上手快。另外,研究中职称因素并不是决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与王琳琳等的研究结果不相符[6],主要原因是各个职称阶段的样本数量过少,没有充分的表现出趋势。(4)教龄差异方面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得分差异不显著,但教龄为10-20年的职业幸福感最低,呈现明显的斜“v”形变化。在工作效能感和收益满意感两个子维度得分上不同教龄段差异显著(p<0.01),教龄<10年的或者教龄>2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大于教龄为10-20年的教师工作效能感,在收益满意感维度上也呈现此规律。主要原因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师缺少了刚刚工作时的热情与好奇,又缺少老教师精湛的业务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容易产生疲倦感;
另外,这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还要承受家庭生活及职称竞争等压力,导致职业幸福感低。(5)所教学科差异方面总体上教授语数外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稍高于教授其他科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但差异并不显著,说明所教科目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比较小。主要原因跟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及特殊教育学校性质有关,在特殊学校工作教师没有升学压力,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偏低,对于学科知识要求不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生活自理以及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研究调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状况,希望唤起少数民族地区对特殊教育学校及教师的重视,从而多方努力共同提升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特殊教育的整体质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该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上比较幸福;
性别因素在工作效能感、身心愉悦感、职业高尚感维度上差异极显著;
月收入在社会支持感和收益满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教龄在工作效能感和收益满意感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
所教科目在职业高尚感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
职称、学历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着力提升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于毕节地区客观环境限制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因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使命与责任,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全身心的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着力提升价值认同,保持良好的心态,会帮助自己体验工作中的意义,提升职业幸福感[7]。2.积极培养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高低关系不仅关系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关系着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关系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作用,有计划地对基层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和培训;
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制度建设,对于缺乏知识与技能的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与资格核准,努力提高特教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3.努力争取支持。研究中特殊教育教师的收益满意感和社会支持感偏低,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执行;
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津贴、住房、医疗及其他补贴等,提高生活质量及增强从业吸引力;
还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等开展有效工作,正面宣扬特殊教育感人事迹,营造良好支持环境。总体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学校支持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确保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以及营造良好的关心和支持氛围,从而取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8]。
[1]万谊,赵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5):78-80.
[2]赵斌,张大均.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108-111.
[3]赵斌,李燕,张大均.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2-43.
[4]李燕,赵斌,郭锡.川渝地区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比较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2-127.
[5]赵斌,黄永秀.绩效工资制背景下西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影响因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7):83-87.
[6]王琳琳.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j].绥化学院学报,2016(10):117-123.
[7]薛一琪.西安智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8]刘荣.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探析—基于“三圈理论”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3):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