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以智范文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2-17 13:35:04 来源:以智范文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富有活力的乡镇干部队伍,事关农村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结合**镇镇、村干部的有关情况,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分析,试提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佛冈县**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镇干部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底,**镇已进行登记的公务员(含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共52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28人,男女比例为2:1。

从年龄层次来看,35岁及以下31人,占36.9%;
36-45岁20人,占23.8%;
46-55岁28人,占33.3%;
56岁及以上5人,占6%。

从学历结构来看,大学本科学历32人,占38.1%;
大学专科学历22人,占26.2%;
高中学历12人,占14.3%;
中专及以下学历18人,占21.4%。

(二)村(居)“两委”干部基本情况

**镇现有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共有村(居)“两委”干部85人。其中男性66人,占77.6%,女性19人,占22.4%。

以年龄划分,35岁及以下8人,占9.4%;
36-45岁18人,占21.2%;
46-55岁40人,占47.1%;
56-59岁12人,占14.1%,60岁及以上7人,占8.2%。

以学历结构划分,大学本科学历1人,占1.2%;
大学专科学历4人,占4.7%;
高中学历28人,占32.9%;
中专及以下学历52人,占61.2%。

二、**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员结构方面

干部队伍的结构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级结构等方面。从镇组织办提供的资料来看,近年来镇干部队伍呈年轻化、合理化趋势。镇干部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35岁及以下干部31人,约占总人数四成,主要因为近几年通过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调任等方式,不断补充年轻干部数量,新招录的干部普遍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加之部分在职干部积极进行学历提升,全镇大专以上学历54人,约占总人数64.3%。

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之处,主要有:一是镇、村领导干部年龄偏大,女干部偏少。镇13名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岁,35岁及以下领导1人,副科实职以上女性领导1人,中层女性干部7人,占中层干部人数31%;
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9.4岁,60岁以上7人(其中包括2名村委主任),老龄化问题严重。二是村干部学历普遍偏低。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5.9%。中专及以下学历52人(其中初中学历39人),占61.2%。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熟悉、精通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城建规划、金融等专业知识的干部太少。在大多数村(社区)中,普遍存在干部青黄不接,断层等现象。

(二)工作状态方面

乡镇干部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基层的方方面面,一名干部往往身兼数职。例如该镇某村委的一名副主任,负责计生、统计、国土、农林水、党务、纪委、共青团等至少七个部门的工作。再如镇农办的一名干部,在做好该部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本职工作外,还需到所驻的村开展征地、维稳等工作。乡镇干部常常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往往疲于应付。加班时间太多、休息及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工作压力大等是乡镇干部的常态。

(三)福利待遇及晋升方面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度**镇村级“两委”干部平均年收入为28680元。在企业中可以发放的正常福利待遇(如周末、法定节假日加班享受两倍、三倍工资)也未能在乡镇干部中落实。繁重的工作与不匹配的经济待遇,严重影响了镇、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同时,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其岗位职数的基数相对于上级政府而言要小得多,而且受编制、服务年限、身份等因素的影响,交流到县(区)直单位工作的机会也较少。乡镇干部提拔晋升的空间比较小,新进人员需等老同志退休后才能得以晋升,导致许多年轻干部工作热情不足。

(四)乡镇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越来越多,有志在本地发展的青年不断减少,特别在吸收青年党员上,出现老党员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青年党员越来越少的局面。村级后备干部虽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比传统干部有优势,然而,他们往往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只要有更好的机会就会选择在城镇定居、外出再创业等,大都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在镇一级层面上,一些年轻干部因各种原因被“借调”、“抽调”到县、市等单位“跟班学习”,凡此种种,造成乡镇现有干部队伍不稳定和乡镇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重重。

三、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要进一步优化干部的选聘机制

一是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大胆起用选聘那些有能力、有才干、懂创新、宗旨强的村干部。二是拓宽镇、村干部的选聘渠道,吸纳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转业军人等到镇、村锻炼,善于从产业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民营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退休的优秀干部中选拔人才。三是优化干部的选聘结构,要重视干部年龄结构、知识层次、专业专长等,科学合理搭配,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村任职,使干部的组织构成呈现结构化层次。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制定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镇、村干部各项培训工作。一是通过党员大会、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微信群等加强干部在党性教育、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依托镇党校及设在村级的分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轮训班,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强化干部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水平能力等知识的提高;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通过走出去交流学习、村干部到镇现场跟班学习,面对面分享、交流工作经验。

(三)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对“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要及时予以提拔重用,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尽快出台提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职级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实现钱、财、物向基层倾斜,真正使乡镇工作岗位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岗位,形成促使人才向乡镇流动的良好局面;
三是参照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指数,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逐年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
四是优化干部工作环境,要保障好干部家庭、财产及各项权利,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认可度,为其提供合法、合理、充满人文气息的工作环境。

(四)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健全干部的考核机制。随着基层组织职能的转变,干部的工作业绩考核应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取消不必要的台账检查,增强考评效果;
二是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约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施行村级党务、财务公开制度,保证村民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是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干部任免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定期开展教育和作风自查活动,改进工作作风,监督其行为的合法法、制度化和人性化。